個人中心
登出
中文繁體
返回
登入後諮詢在線客服
回到頂部
AI巨頭發展各異,市場走向如何發展?
瀏覽 22.6萬 內容 56

AI浪潮持續,兩大科技巨頭的微軟和蘋果,誰更值得投資者青睞?

avatar
哥伦布讲美股 參與了話題 · 05/11 01:25
在市場投資是一個比較分析和選擇的過程,需要在衆多選項中選擇最符合您投資目標的最佳投資。今天,我們將比較微軟公司(納斯達克代碼:MSFT)和蘋果公司(AAPL)。這兩家都是科技巨頭,也是基於市值的股市中最大的兩家公司之一。這兩家公司的股票的市盈率都約爲28倍。
APPL、MSFT行情走勢,圖BiyaPay App
APPL、MSFT行情走勢,圖BiyaPay App
然而,從目前的交易水平來看,微軟顯然是在近期和中期內更值得擁有的股票。以下是做出這一評估的四個核心理由。
增長前景
至少在未來幾年內,微軟顯然具有更好的增長前景。目前分析機構的共識預測蘋果公司在2024財年的盈利增長爲7.5%,收入增長僅爲1%。他們預測,銷售額增長略高於 6%,利潤將增長 9.5%。另一方面,微軟預計2024 財年收入增長 15%,盈利增長 20%,2025 財年收入增長略高於 14%,盈利增長 12.5%。就增長比較而言,微軟是明顯的贏家。
聚焦人工智能
此前蘋果公司發佈業績,由於產品銷量下降等因素,市場預期並不理想,股價也隨之下跌,而本週二,蘋果公司發佈新品,推出了最新版本的iPad Pro和iPad Air平板電腦,以及全新的Apple Pencil Pro,它此次推出的全新M4芯片,不僅是蘋果下一代硅芯片的代表,更是蘋果從頭開始爲人工智能構建的重要成果。
但是,當前的分析師共識認爲,這家總部位於庫比蒂諾的科技巨頭在人工智能(AI)領域相比其大型競爭對手正處於“追趕”狀態。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爲AI有可能成爲自90年代互聯網出現以來對經濟最大的範式轉變。它也已成爲近幾個季度市場收益的巨大推動力。根據公司最近第二財季業績電話會議的評論,蘋果管理層似乎正在採取一種“混合式”人工智能策略,這不涉及像建設新數據中心這樣的重大投資。
另一方面,微軟似乎在全力以赴地構建其人工智能架構。
本週,微軟宣佈將投資33億美元在威斯康星州建設一個新的人工智能數據中心。此外,微軟還將在威斯康星大學密爾沃基分校投資了一個新的AI實驗室,以培訓工人使用AI技術。據悉,微軟此次宣佈的在美投資計劃涉及金額達33億美元,加上此前宣佈的日本、印度尼西亞、以及馬來西亞、泰國等地的投資計劃,微軟近期在人工智能相關領域宣佈的投資金額已經超過110億美元。其未來兩年內將投資29億美元,用於提升其在日本的雲計算和人工智能基礎設施;未來四年內投資17億美元,用於在印度尼西亞擴展雲服務和人工智能,包括建設數據中心;未來4年中,投資22億美元於馬來西亞的雲計算和人工智能等領域。在人工智能領域,微軟似乎明顯領先於蘋果,更有望搭乘人工智能這趟時代列車取得超凡成就。
市場風險
蘋果公司十多年前就將大部分生產能力外包到中國,在中國擁有大量業務,2023年在中國的銷售額超過700億美元。沒有哪家科技公司比蘋果在中國擁有更多的業務。蘋果的智能手機市場份額在2024年第一季度大幅下降,但市場份額仍然保持在15%。
AI浪潮持續,兩大科技巨頭的微軟和蘋果,誰更值得投資者青睞?
該公司已開始將部分製造業務轉移到印度等地,但在可預見的未來,仍將在中國有巨大的業務。而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競爭日益激烈,華爲、小米、OPPO、vivo等本土品牌憑藉對市場的深入理解和定製化策略,逐漸贏得了消費者的青睞,這些品牌在產品創新、價格策略、渠道佈局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優勢,給蘋果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利潤率
微軟主要是一家軟件公司,而蘋果主要是一家制造公司。軟件的利潤率歷來較高,這也是蘋果利潤率最高的部分是其龐大的應用商店/iCloud業務的原因。
AI浪潮持續,兩大科技巨頭的微軟和蘋果,誰更值得投資者青睞?
在可預見的未來,這種情況不太可能改變,這使得微軟在更高利潤率方面擁有可持續的優勢。相比之下,蘋果在2024年第一季度的產品收入的毛利率爲36.6%,而服務部分卻爲74.6%。
結論
鑑於這四個因素,儘管微軟和蘋果目前的前瞻市盈率估值大致相同,微軟公司似乎是一個比蘋果更好的股票投資選擇。投資者如果想要抓住人工智能浪潮,進軍股票市場,目前正處於觀望狀態,可以着重考慮微軟這隻具有潛力的股票,前往多資產交易錢包BiyaPay搜索其股票代碼監測行情走勢,選則合適的機會可以在該平台直接入金U換成美元,無需離岸賬戶直接進行投資;另外投資者也可以在BiyaPay綁定嘉信理財的離岸賬戶,將美元提現到嘉信進行美股投資,當日提現,當日到賬,不耽行情。
來源: Seeking Alpha
編輯: BiyaPay財經
免責聲明:社區由Moomoo Technologies Inc.提供,僅用於教育目的。 更多信息
7
+0
1
原文
舉報
瀏覽 5.4萬
評論
登錄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