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中心
登出
中文繁體
返回
登入後諮詢在線客服
回到頂部

風格和差距

有一個年輕人問我:你看過我這幾筆操作,你覺得我的操作方法與你的操作方法區別在哪裏?我回答說:我追求的是難度小的,我自己接受但別人看不上眼的,可知性強可執行力簡單的操作;你追求的是難度大的,誘惑幻想也很豐富的,一般人實現不了高手也需要請運氣才能不失誤的操作。我最喜歡的是賺有發展潛力但是已經跌幅很大的股票的錢,你喜歡賺高位妖股的錢。

聽精神病院的醫生說,男病人都想幹大事,女病人都想被人愛。做交易的男病人都是想翻倍或者永動機,做交易的女病人都是隻買不賣地燉股。

大多數人永遠是睡在夢中,一輩子也覺醒不了的。

股市中的技能存在於兩個方面,一個是人生思維,一個是專業技能,專業技能並不難,只要願意就一定能學會,難在思維,難在什麼程度,即使是你把一個股票的走勢描述清楚(後來的事實也證明是這樣),即使是可以看見你的賬戶買賣,結果也是截然相反(有過多次事實)。有時候就算絕技在手天下無敵,也救不了你想救的人,良言難救該死的鬼?

真正的擁有,是永遠在心底裏開的花,而不是死抓在手中不肯放開的枯枝。我想,財富也好,愛情也好,持有的股票也好,都應該有這樣的覺悟和清醒。否則自己會把自己執迷死,有時還會牽連噁心親人、他(她)人。人生的自我希望,應該是精神模式,從來不需要由具體的物(包括人)賦予。這也是范蠡比文種的優秀之處。你能理解嗎?

處變不驚,哀而不傷,樂不忘形,能做到這樣,這是做人最大的成就了。只有真正做到成熟自處後,才能看穿和體驗愛和生命中的祕密。人生遇見波折,大部分時間你都在拒絕你自己,而不是別人拒絕你。生命的秘訣到底是什麼?不太好解釋,這麼說吧,雖然每個人的路還得靠自己走,但別人從前走過的路和現在走着的路,可以是我們的明鏡。有了明鏡還得有有效的針對性行動。你說對嗎?

人的第四次覺醒

1.發現多讀書真的有用。讀書的目的,不在於取得多大成就,而在於,當你被生活打回原形,陷入泥潭時,給你一種內在的力量。

2.讀書越多,越懂得這世間萬物背後自有規律,對待很多事情的心態是平和的,是通達的。其實人這一輩子是孤獨的。唯有書籍,能豐富你的精神世界,陪着你走過漫長歲月。

3.明白低谷時,需要吞下抱怨,嚥下委屈。一個人所跌落的谷底,往往也是他(她)成功的起點。很多時候沒有退路了,才會有出路。人只有在最黑暗的地方,才能看清真正的光在哪裏。

4.明白所有饒幸,其實都在暗中標有價格。那些僥倖獲得的東西,終將會在未來某天,讓我們付出相應的代價。人生行路,唯有放下僥倖,腳踏實地,才能收穫成功與幸福。

5.有自知之明,一切都還不晚。自知之明,知足而擇行,知不足而改善。只有方向正確了,才能越努力越幸運。每個人都有一個覺醒期,但覺醒的早晚決定個人的命運。蠶蛹覺醒成了蝶,鯤魚覺醒成了鵬。成年人的覺醒,讓我們在生活中,更能把握契機成就夢想。
風格和差距
免責聲明:社區由Moomoo Technologies Inc.提供,僅用於教育目的。 更多信息
3
+0
原文
舉報
瀏覽 4932
評論
登錄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