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中心
登出
中文繁體
返回
登入後諮詢在線客服
回到頂部

百度Q2業績點評:你需要一場大雨才能超車15次

$百度(BIDU.US)$ 投資需要一點堅持,而對於價投而言,熊市機會才多。有個牛逼的F1車手叫埃爾頓·塞納,他曾說,天氣好的時候你不可能完成15次超車,要雨戰的時候才可以,因爲機會總是存在於轉折中。這句話我都懷疑他是在借賽車,談炒股。他一定也炒股。

熊市裏沒有什麼太多要操作,在“保本出”偉大信念的支撐下,堅決對一切的瞎操作、騷操作 say no。剩下每個季度要做的,就是一遍遍梳理自己的投資組合,check一下每一輛F1賽車狀態如何呀,油還夠不夠啊要不要保個胎啊,云云。

所以從投資人的角度點評一下百度業績。

1. 價值型的現金流業務

百度業務紛繁複雜,但是用奧卡姆的剃刀來庖丁解牛起來,簡單可以分爲兩塊,這裏不是指官方業績的分類:核心收入+非核心(愛奇藝+攜程+快手的股權);而是我個人比較喜歡的分法:1. 價值型的現金流業務和 2. 成長型的需要現金流業務,在業績裏主要反映爲marketing (廣告)收入 與non-marketing(非廣告,主要包括雲與AI相關)收入。廣告收入估值一般可給8-10倍市盈率,且目前現金流的基本盤;但前提是能夠撐住,所以業績剛一出,我就首先去看廣告收入的韌性有沒有。

條件反射得如同巴浦洛夫的狗。

1、價值型的現金流業務

市場對廣告預期悲觀,因爲大盤太差。2022年企業主的廣告投放堪比九十年代通貨緊縮,手緊到掰不開。市場哀鴻遍野,你看整體行業如何,你就去看微博、芒果超媒、分衆傳媒的業績,廣告收入Q3同比下降分別是27%、26%、34%。芒果超媒不少節目找不到贊助商,只能裸播,活活被逼成爲愛發電的自媒體。所以廣告大盤受到整體經濟影響,肯定是極爲不舒展。

我預期百度廣告收入在Q2同比下降10%的情況下,Q2會好一些,下降5-10%之間。不過事實上還是有小驚喜,同比下跌了4%(相比騰訊廣告下降了5%),且環比略有上升。所以可以說百度移動生態的廣告業務跑贏了大盤;而隨之後(預期2023年開始)廣告大盤的恢復,移動生態可能會進一步修復。

廣告收入沒太降,非廣告收入同比增長25%,於是整體收入同比增長2%,到252億人民幣。

另外回到降本增效的效果上,一系列成本以及人員上的調整,百度核心經營利潤率提升了不少。行政銷售開支費用(SG&A)同比下降了29%,研發費用同比下降7%,從而使百度核心業務的運營利潤率(operating margin)從一年前的15%,一個季度前的14%,上升到Q3的20%(見下圖)。降本增效,誠不我欺。
百度Q2業績點評:你需要一場大雨才能超車15次
在這個互聯網的第二個冬天裏,大小各廠無非拼的都是整體的運營效率和財務模型的健康度,所以有一塊能強力造血產生現金流的業務很重要。以Q3爲界,百度賬面上現金+短投是 1845億,而Q3產生的整體的自由現金流是66億(也就是可以用來分紅、回購、捐款、收購小公司,隨便整活而不影響任何公司運營的錢)。所以光是移動生態端,就給足了 百度股價的底線。

2. 成長型的需要現金流業務

第一塊價值型的現金流業務目前來看造血能力無虞,那第二塊成長型的需要現金流業務如何?

我認爲百度AI的貨幣化是買百度的主要投資邏輯。

比如百度智能雲收入,Q3同比增長24%,推動非廣告收入同比增長25%。因爲疫情影響預算與交付,大家上雲的能力與意願都大打折扣,所以同期阿里雲、騰訊雲的增長都不太差強人意,而百度雲一直能超過平均增速。有人會詫異於百度云爲啥一直跑得快,當然一來是基數相對低,二來更重要的是百度雲是百度AI技術貨幣化的收款碼,許多垂直類的收入,比如在製造業、在能源、交通、政務這幾個快速增長的垂直市場,智能雲因爲早期的AI解決方案的佈局,可以直接產生雲收入。並且智能雲這一塊利潤率也在上升,在擴大運營規模的同時,從低利潤率的定製項目裏轉移推動標準化解決方案,提高經營利潤率。

AI貨幣化的第二個收款碼是自動駕駛。我認爲這也是百度未來估值的核心(現在還有人去看百度現金,以此爲低估的依據,我認爲還是有點naive的。比如百度除去愛奇藝,賬面現金+短投1845億元,而市值也就2400,在負債低的情況下看確實估值非常低,但科技公司你估值看賬面現金這不是鬧麼)。道理很簡單,自動駕駛把Robotaxi(革命打車出行方式),百度地圖(多年積累下的一塊核心家底),小度(百度的另一塊核心家底),與ASD智能駕駛配件(與車廠合作),以及發起的品牌“集度”,這些分業務,通過一根自動駕駛的串聯電路,燈全都亮了起來(見下圖)。
百度Q2業績點評:你需要一場大雨才能超車15次
自動駕駛財務與運營模型有那麼兩點要關注:

1. 按照近期累計簽單114億來看,假設以未來3年消化掉,則未來自動駕駛(包括高清地圖、DuerOS車載系統以及ASD智能配件)的收入大概率至少要保持同比50%以上的增長。預期未來自動駕駛的收入在2023年底到2024年,會在總收入裏有一個比較大的比重。

2. 三季度Robotaxi 蘿蔔快跑共提供47.4萬次乘車服務,同比增長311%,環比增長65%。截至三季度末,蘿蔔快跑提供了累計達140萬的乘車服務次數。目前Robotax創收比例還相當小,可以忽略不計。

業績會上有個分析師提了一個問題,我覺得還算犀利:百度的自動駕駛和Robotaxi跟競品有啥區別?李老闆的回答:1. 這個賽道門檻需要巨大前期投入門檻特別高,新玩家很難進來,已經進來的大多也還是小玩家;2. 整車廠不太會選擇自研,而是與百度合作,他們看中百度的特定技術,比如ANP、AVP和高精地圖。3. 百度現金流可以支持繼續投入。

3. “度比”前景升

綜上所述,百度有三塊業務,一塊產生現金流,一塊即將創造現金流,另一塊需要現金流但是有比較大的X因素。這讓我想到韓寒之前說自己的收入,一開始是賣書養活賽車,後來是賽車養活寫書,再到最後跑出了一個沒想到的利潤率巨高的導演事業。此路徑跟百度的業務換擋,可以打成同一個比方。

然後就是業績裏最令人遐想的一段話如下:

“目前市場對百度Apollo汽車智能化解決方案的需求日益增長,近期其累計定點及簽約金額預計達到114億元。第三季度,百度與中國最大的汽車科技公司之一深化了合作關係,將在其一款流行車型上應用ANP(Apollo領航輔助駕駛)、AVP(自主泊車)和高精地圖,這再次證明了汽車廠商對Apollo自動駕駛解決方案(ASD)的青睞。”

有人就問:中國最大的汽車科技公司之一,誰啊?

我猜:還能有誰,自然是比亞迪本迪。

其實百度與車廠的合作頗廣,比如特斯拉在國內用的就是百度地圖,特斯拉車上你能邂逅小度。而現在比亞迪和百度的合作,怎麼看都很互補。比亞迪作爲新能源車藍星上銷量最高的車企,他自己自動駕駛目前在行業裏,相當粗糙的;而百度作爲ASD的頭部能讓比亞迪最快補短板,提供一整套解決方案,包括ANP智駕功能、計算平台和軟件算法。某大佬說,電動車是上半場,智能車是下半場,而這個大佬也開始熱身下半場。

4. 估值

最後簡單說一下估值。廣告業務搜索、信息流這個是底倉,可以給8-10倍23年預期盈利的估值;而云與自動駕駛業務,是未來的估值大腿,也是百度這筆股權投資的成長空間所在。雲可以給2倍的P/S;而小度和阿波羅比較難估,以可比公司法,大概至少在80億美元以上(小度前期融資時估值50億美元左右,2022年市場行情不好打個6折30億;小馬智行估值85億,阿波羅至少不差,行情打個6折50億,都算合理)。集度還沒做出來暫時忽略不計。而百度手上現金,愛奇藝、攜程、快手股票,都可以打折估值。零零總總加起來,在我這個也忽略不計那個也忽略不計很吝嗇的估值下,至少顯著高於320億目前的市值。還是由於市場對中概股情緒過於悲觀,才給未來估值均值回歸提供了很大的空間。

李老闆的信裏面提到“歷史上無數次的經驗都證明,危機本身會刺激創新,而創新會驅動增長;而這句話跟埃爾頓·塞納的雨天超車15次,有一點異曲同工。
本文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
免責聲明:社區由Moomoo Technologies Inc.提供,僅用於教育目的。 更多信息
3
+0
原文
舉報
瀏覽 1.6萬
評論
登錄發表評論
    物竞天择
    2粉絲
    9關注
    11來訪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