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中心
登出
中文繁體
返回
登入後諮詢在線客服
回到頂部

$特斯拉 (TSLA.US)$ 現在全網都在討論新能源車板塊這波下跌是陷阱還是機會,我來說說自己的看法。  首先,$特...

$特斯拉(TSLA.US)$ 現在全網都在討論新能源車板塊這波下跌是陷阱還是機會,我來說說自己的看法。
 首先,$特斯拉(TSLA.US)$ 不久前剛剛發佈了新的業績,顯示在三季度末距離全年的指標還差50萬臺,但馬斯克依舊對完成全年的任務量非常有信心。畢竟特斯拉中國工廠幾周就可以交付了,這就會引發一些猜測,比如說降價···
 當然了,即使把他的自信當作吹牛,明年Model Q可能就會出來,定價是直指國產品牌$比亞迪(002594.SZ)$ 的優勢區10w-20w之間(包括二線新勢力的一些主流車型)。儘管有人覺得特斯拉的空間、內飾細節等處理不那麼令人滿意,但作爲開過特斯拉和國產新能源的我來說,如果價位來到同區間,特斯拉對任何國產新能源都是降維。這還是在不考慮明年補貼要降到底的情況下(特斯拉並不依靠補貼),當然了,如果是政府機關的朋友可能不會選擇特斯拉。一旦狼真的來了,就要考慮像前兩年的小米一樣,你攻我低端,我發力高端。成、敗很難以預料,於是先賣一部分倉位避險,是很可以理解的。比如昨天爆出某知名基金經理賣出新能源倉位,加了些調整多年的板塊,四季度了,基金經理沒必要冒這個險。
 剩下的方面就是充電,9月份新能源車滲透率不論在哪個渠道的數據,都在30%左右,10臺車裏3輛新能源。對於某些地區來說,品牌超充站沒那麼多,快充也需要幾十分鐘,如果是慢充···最好還是有私人車位或車庫安裝才方便。但充電基礎建設,包括運維方面,搭建起來需要時間,這是制約新能源車銷量的重要因素。
 於是,站在個人角度看,新能源車產業鏈能投否?能!但贏面更傾向於規模大,成本低的龍頭,不會像之前要漲大家一起漲的和和氣氣!站在成長的角度,我可能更看好充/換電生態產業鏈的公司,比如$能鏈智電(NAAS.US)$,A股也有些,沒那麼純正!即使現在可能沒到商業化的加速變現期,但上游的訂單增加的速度很快,或許會像現在儲能比新能源車板塊硬氣一樣,是更合適一些的邏輯,當然還有智能汽車產業鏈!
免責聲明:社區由Moomoo Technologies Inc.提供,僅用於教育目的。 更多信息
1
+0
1
原文
舉報
瀏覽 1.2萬
評論
登錄發表評論
4粉絲
22關注
27來訪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