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中心
登出
中文繁體
返回
登入後諮詢在線客服
回到頂部
阿里申請雙重上市是好策略嗎?
瀏覽 6760 內容 17

阿里巴巴申請香港紐約雙重主要上市,有何意義?

今日盤前,阿里巴巴發佈重磅消息,宣佈將向港交所提交申請,新增香港爲主要上市地,預計將在2022年底前完成,此舉意味着阿里巴巴將在香港聯交所主板及紐約證券交易所兩地雙重主要上市。

目前,阿里巴巴在港交所的身份是二次上市。

雙重上市和二次上市有何區別?阿里巴巴爲何要此時選擇改變上市身份?

目前,在美中概股回歸港股,一般有3種方式,一是美股私有化退市,然後在港股申請上市;二是在港雙重上市;三是在港二次上市。

私有化退市的操作流程繁瑣,耗時極長,鮮有公司嘗試,因此,雙重上市和二次上市成爲中概股回港的主要選擇。

其中,雙重上市指在原有上市地保持上市地位,同時在港交所按照當地規則發行上市,上市公司需要滿足兩地的監管要求。一般而言,兩地上市的股票無法自由轉換,股價表現獨立,可能產生較大的價差,如A+H公司。

第二上市指公司在兩地上市相同類型的股票,通過國際託管行和證券經紀商,實現股份跨市場流通,這種方式主要以存託憑證的形式存在。

在這種發行方式下,先由銀行購買一定量外國公司的股票,並且把這些股票全部託管在銀行當中,銀行再把擁有的這些股票打包在一起,出售代表着這一籃子股票的證券。

二次上市的股票可以在兩個市場自由轉換,且交易量一般集中在第一上市地,如阿里巴巴,在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的六個月重,於香港市場的日均交易量約7億美元,於美國市場的日均交易量約32億美元。

同時,二次上市滿足的監管要求低於雙重上市,可以大幅降低上市成本,目前,阿里巴巴、百度、網易等大多數中概股回港基本都選擇二次上市的方式。

但是,二次上市有2個較大的缺點,一是根據目前的港股通規則,二次上市公司無法納入。

鑑於中概股在國內有大量業務,雙重上市納入港股通後,有利於擴大投資者基礎及帶來新增的流動性尤其是可觸達更多位於中國及亞洲其他地區的投資者;二是中美監管政策有所不同,在美國證監會推出《外國公司問責法》後,中概股面臨強制退市風險,雙重上市可以更好的應對不確定風險。

因此,當阿里巴巴宣佈雙重上市後,股價一度大漲近7%:

阿里巴巴申請香港紐約雙重主要上市,有何意義?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阿里巴巴在完成雙重上市後,是支持美股和港股進行互相轉換,考慮到 港幣掛鉤美元,因此在忽略了稅費、交易時間及成本的摩擦後,兩地價差基本可以忽略。

但考慮到阿里巴巴是國內難得的互聯網巨頭,雙重上市納入港股通後,或將得到內地投資者的青睞,長期有助於提升估值水平、增強流動性。

有了阿里巴巴重量級中概股的示範,預計將有更多的公司選擇將二次上市改爲雙重上市,屆時,有望提升港股市場在全球金融行業的地位。

於投資者而言,除了可以挖掘潛在的二次上市轉雙重上市概念股,亦可關注港交所,中概股的集體回歸,有望給港交所帶來交易量的提升,對業績助力較大,屬於長期受益標的,今日股價亦高開高走,上漲近4%。
免責聲明:社區由Moomoo Technologies Inc.提供,僅用於教育目的。 更多信息
5
+0
原文
舉報
瀏覽 2萬
評論
登錄發表評論
    242粉絲
    42關注
    1128來訪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