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中心
登出
中文繁體
返回
登入後諮詢在線客服
回到頂部

數字科技引領財富管理轉型變革

近年來,隨着國民財富的不斷累積和增長,我國已成爲全球第二大財富管理市場,財富管理行業得以蓬勃發展,各大金融機構也將財富管理業務作爲核心業務進行佈局。與此同時,金融科技也在不斷改變和重塑財富管理的形態,在數字化驅動下,財富管理行業的管理模式和服務模式都在不斷髮生着變化,賦予財富管理全新的內涵。可以看到,數字化轉型推動着整個財富行業向着更加成熟、更加健康、更高質量的道路發展。

一、財富管理數字化轉型的背景

市場驅動。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的推算,2021年,我國居民財富總量超過400萬億元人民幣;2020年,中國個人可投資資產總規模已達到241萬億元人民幣;可投資資產在10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高淨值人群數量達到262萬人,並一直保持着較高的增長速度。隨着居民財富的不斷增長,其財富保值增值的需求也在不斷的覺醒和激發,爲我國財富管理行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需求基礎。

監管驅動。自2018年監管部門出臺資管新規以來,整個資管行業進行了嚴格的治理和規範,打破剛性兌付已成爲行業共識,淨值化轉型已經在各大金融機構深入推進,理財產品結構呈現淨值化、長期化、公募化和標準化的特徵,財富管理逐步回歸到“受人之託,代人理財”的本源。而本源的回歸更加考驗財富管理機構的管理能力和服務能力,也讓財富管理機構真正能夠正視自身的能力缺失,不斷去擴展自身的能力邊界,從而加快整個行業的專業化建設和發展。

科技驅動。以人工智能、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技術爲代表的科技進步和行業應用,正成爲財富行業動能轉換的新引擎。財富管理機構通過數字化技術的應用,能夠更加精準地洞悉客戶需求,更加立體地譜繪客戶畫像,更加高效地進行客戶營銷,更加專業地進行投資管理,更加審慎地進行風險管控。各大財富管理機構也在積極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不斷擴大服務的半徑和內涵,不斷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力求搶佔數字化財富賽道先機。

在以上三大驅動力下,數字財富的發展已經成爲財富管理機構的必由之路,也是當下最清晰的變革之路。同時,疊加兩年多以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也進一步加快了各行各業線上化、數字化的應用步伐。可以說,財富管理行業數字化轉型已成爲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

二、數字財富管理發展趨勢

當前,國內財富管理市場的數字化路徑逐漸明晰,商業模式也在逐步改變,並形成了一些新的特點和趨勢。同時,由於國內客戶對數字化體驗的接受度遠遠高於國外市場,也讓這些趨勢變得更加明確,主要表現爲以下幾個關鍵點。

融合。近年來,隨着金融科技的發展,金融科技和財富行業也在加速融合,互聯網企業越來越金融化,金融行業也越來越互聯網化。互聯網企業越來越重視打造自身財富管理的專業能力,依託其底層的技術能力和運營能力,更加迫切希望凸顯其金融的專業能力;而金融機構則越來越重視數字技術和互聯網運營的建設,以使其專業的金融能力能夠最大限度地得以運用和發揮。兩者在競爭中融合,共同推動着財富管理行業邁向更高的發展水平。

開放。開放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業態的開放。儘管我國財富管理行業今年以來發展較快,但與國外發達的財富管理行業相比仍有較大的差距。隨着近兩年國內金融開放步伐的加快,許多優秀的外資財富管理機構進入國內,並將帶來先進的經營理念、服務模式和更加多元化的財富管理工具,從而推動國內財富管理市場的良性競爭和發展。其次是生態的開放。依託數字化底層架構的佈局和支撐,頭部的財富管理機構都在積極構建財富管理生態,努力打造協同開放平台,着力構建豐富多維的獲客場景和服務場景。在這種開放生態下,財富管理機構之間是一種競合關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客戶既是你的客戶,也是我的客戶,共同發揮各自所長,爲客戶提供全時域全鏈條的財富管理服務。

分化。在以上融合開放的發展趨勢下,在數字化工具的加持下,未來財富管理機構的分化將愈發明顯。一方面,監管政策不斷趨緊,金融風險持續嚴防,整個行業在不斷出清;同時,一些依然走在老路上的傳統財富管理機構,由於數字化轉型較慢也逐步掉隊。另一方面,整個財富行業也在出清的過程中,競爭更加激烈,在此過程中,數字化佈局較早、轉型速度較快且擁有多場景客群的財富管理機構則具備了先發優勢,會在未來逐步佔據市場主導地位。

規範。隨着財富行業的發展和金融科技的深度運用,財富業務的固有模式也將發生顛覆性的變化,財富管理行業的風險結構更加複雜多變,這對整個行業的規範化管理將帶來極大的挑戰。爲應對這些挑戰,金融監管的力度也在不斷強化。隨着金融科技的發展,監管部門的監管科技也在不斷提升,數字化監管能力有望加速構建,並對整個行業實施更加精準有效的監管防控,引導和促進財富管理行業向更加規範化方向發展。可以預見,未來國內的數字財富管理伴隨着數字化監管,必將向着越來越規範和成熟的方向發展。

三、信託行業數字財富探索實踐

長期以來,信託產品因其私募且起購金額高的特點,主要通過線下方式服務高淨值客戶,數字化建設的基礎和步伐總體落後於其他金融子行業。近幾年,隨着行業的規範和轉型,各大信託公司也加大了數字化建設的力度,業務線上化的速度明顯加快,形成了一些新的展業模式和服務模式。與此同時,信託的數字財富發展,也應結合自身的業務特點、數字化基礎和資源稟賦,從以下幾個方面注重提升。

個性服務大衆化。傳統的財富管理機構如銀行、券商等,其客戶覆蓋度比較廣,各層級客戶的服務模式已臻成熟。而信託業務以服務高淨值客戶爲主,近年來各大信託公司也都紛紛在發力家族信託業務,聚焦高端和專屬服務,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但與銀行、券商等機構相比,信託個性化服務“向下兼容”有些不足。隨着數字財富的加快發展,面向高淨值客戶的個性化服務也可以通過流程重構、服務標準化和運營集約化,普惠更多大衆客戶。例如,2021年底,上海信託推出了40萬元起即可設立的家庭信託,正是個性服務向下兼容的一個探索和實踐,而實現這一向下兼容的動作,完全依賴於數字科技的支撐,其對客戶需求的洞察收集、產品的審批設立、投資的高效智能、賬戶的分配管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須建立一體化的前中後臺系統,去保障整個業務的線上高效自動化智能化運行。因此,未來信託公司不僅比拼頭部客戶做得多深,也要逐步服務大衆化,把大衆客戶持續做廣,讓信託爲客戶的美好生活服務。

大衆服務智能化。智能化是財富管理機構積極迭代升級的一個階段,而信託公司尤其需要。信託公司從業人員較少,大部分信託公司財富理財經理的人力配備也都不足,面對不斷激發的客戶需求和大量的客戶維護工作,急需通過智能化手段提質增效。隨着人工智能、大數據、生物識別等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結合信託公司標品轉型的大背景,信託公司可以在客戶投前、投中、投後,通過智能化的客戶畫像、投資診斷、簽約服務、投研投資、投教陪伴等方面,實現財富、資產、投資三者的深度協同,從而爲客戶提供良好的服務體驗。在智能化建設的道路上,上海信託財富業務近年來持續進行探索佈局,從服務熱線的智能客服、App在線智能客服等基礎服務,到AI智能雙錄簽約,再到智能資產配置服務,正在不斷以智能化提升服務的廣度和深度。

智能服務人性化。財富管理服務是有溫度的服務,未來隨着科技的不斷髮展,智能化程度的不斷提升,越是要強調人性化因素,不能淡化了財富管理的情感屬性。信託公司面對的客群年齡層偏大、客單價偏高,在當前標品業務轉型發展的背景下,需要通過對客戶建立標籤模型精準進行客戶畫像,實現服務的千人千面,提高服務的時效性與可及性,使得投資和操作建議更及時,投資教育和人文關懷更有溫度。同時,可通過智能化手段,讓客戶的投資動向、潛在需求能夠通過數據模型甄別並精準實時觸達理財經理,讓客戶的訴求能被實時感知,並進而通過理財經理讓客戶及時感知服務的溫度。

總體上看,信託的財富管理仍處在數字化建設的初級階段,中國的財富管理市場也仍處在比較初級的階段,因此對信託公司財富業務而言,未來的空間仍然十分廣闊。在與其他財富管理機構相伴相生的過程中,通過數字化破局,開拓出一片屬於自己的財富管理高地,仍是各大信託財富機構的當務之急。未來誰能擁有駕馭科技的能力,誰將在財富管理這條激烈的競爭賽道上走得更快更遠。 $招商銀行(600036.SH)$ $海銀控股(HYW.US)$
免責聲明:社區由Moomoo Technologies Inc.提供,僅用於教育目的。 更多信息
1
+0
原文
舉報
瀏覽 4.3萬
評論
登錄發表評論
    84粉絲
    25關注
    456來訪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