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理想“搁置”纯电梦

理想“擱置”純電夢

華爾街見聞 ·  05/21 06:15

作者 | 喻言

編輯 | 周智宇

自MEGA遭遇“滑鐵盧”起,理想動作不斷,以應對戰略失誤帶來的影響。

最新的一個動作,是理想宣佈推遲純電SUV的發佈時間。由原本今年發佈,改在了明年上半年。按照原定規劃,理想今年會有8款車型上市,4款爲增程,另外四款純電車型則是3款SUV和一款MPV。

如今,理想發力純電的夢,隨着一季度整體表現不如預期而擱置。並且在未來的數月,理想還將爲此前過度樂觀“買單”。投資者也用腳投票,5月21日,理想在港股收跌19.27%,一天市值跌去超400億港元。

根據理想創始人、CEO 李想的說法,純電車型的銷售與自營超充樁、門店展位的佈局息息相關,如果佈局不合理,就會出現增加車型不增加銷量的情形,所以根據自家超充樁與門店展位的進度,將純電SUV的發佈調整到明年上半年。

此次調整是李想試圖亡羊補牢。此前,理想剛交出一份令投資者感到意外的一季報。

業績數據顯示,理想汽車2024年一季度總收入爲256億元,同比增長36.4%,但與2023年Q4相比,直接腰斬,儘管有淡旺季的影響,但去年的增長勢頭,顯然沒有持續。

理想一季度淨利潤爲5.91億元,比去年同期的9.34億元,減少了36.70%,更不說去年Q4,淨利潤直逼60億,對比下來,一季度業績直接變臉。

並且在盈利之後,也在今年的一季度出現了經營性的虧損,今年一季度經營利潤爲-5.8億元,經營利潤率爲-2.3%。同時,毛利率是理想盈利之後一直引以爲傲的數據,而在堅挺了幾個季度之後,如今到了20.6%。在車型價格體系進一步調整之後,毛利率能否繼續保持20%以上,預期似乎並不樂觀。

對於純電市場,尤其是MEGA的過度樂觀,導致理想投入與產出出現明顯失衡。

在北京車展上,理想汽車產品線總裁劉傑就透露,其實從去年11月開始,理想內部就已發現苗頭不對,連續數月市場的實際表現和預期發生巨大偏離,但內部預期還是太樂觀了。這樣的樂觀氛圍,一直持續到MEGA上市之後。

“10月之前,我們每月市場預估和判斷都還挺準的,到了今年2月份大家可能還抱有期望,看是不是過了春節,還能回到原來大家對於所關注市場的判斷,但當3月份過完(MEGA上市後),我們發現確實過於樂觀”。

而去年10月,也是理想的“勁敵”問界的轉折之時,問界新M7上市之後收穫大量訂單。曾經,行業認爲,理想專注的增程路線是其護城河,現在看來,早期大家各佔領地,如今賽道擁擠,自然彼此貼身肉搏。理想和問界均定位增程SUV,幾款車型也均有對應,難免此消彼長。

坦率說,僅作爲一款純電MPV,MEGA月銷過千,也並沒有很差。但更令理想焦慮的是,改款之後的L系列,銷量也沒有達到預期。作爲主銷車型,L系列的銷量萎靡則更加影響理想的增長。進而在4月,理想全系除了新上市的L6之外,均進行了價格下調,還給老車主進行了等額的現金退款。

到了今年,以流量見長的李想碰到又一位流量大佬雷軍。MEGA折戟之後,李想本人鮮少在微博上發言,主動閉麥,就連最近轟轟烈烈的車圈CEO直播大比拼中,李想也沒有參與。

想操刀着理想的大變革。從組織架構、人員再到公司整體戰略,一系列動作密集鋪開。

在此前的多個榜單中,實現盈利的理想被認爲是新勢力上岸的代表,連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也將理想稱爲“率先爬出死人堆”的車企。然如今看來,在變局如此之快的行業,新勢力們並無人上岸,只是短暫各領風騷

隨着理想延後今年推出純電SUV的計劃,接下來理想試圖繼續專注增程,鞏固現有優勢再出發。

這注定是場硬仗,無論是一季度爲純電推出做出的各種準備,還是爲應對市場變化,調整整體價格體系,都讓理想曾經引以爲傲的現金流、毛利率等財務數據,在接下來的幾個季度承壓。

好在理想的反應很迅速,面對市場變化快速做出應對,調整自己策略。作爲第一個能夠實現盈利的新勢力,理想還有機會。如果順利,經歷過調整的理想仍能轉頭向上。

這也是行業變革期,每一位站在全球汽車行業之巔的玩家,必須應對的挑戰。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