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全力加速海外布局 中国医疗器械企业角逐万亿蓝海

全力加速海外佈局 中國醫療器械企業角逐萬億藍海

證券時報 ·  05/20 21:41

作爲我國高端製造和新質生產力的代表性產業之一,近年來,我國醫療器械產業正在海外市場上演突圍戰。尤其是,不少中國醫療器械企業憑藉其差異化的產品優勢或規模化的成本優勢等,開啓國際化之路,並逐漸透過長期研發創新得以在高端市場初露崢嶸。

時代伯樂生物醫療投資總監劉夏樾告訴記者,國際化是中國醫療器械企業的必然選擇。“全球醫療器械市場的規模已經超過3.2萬億元(約合4517億美元),如果國內企業能夠成功進入全球市場,其市場潛力將擴大3到9倍。”

證券時報記者近期走訪發現,目前中國醫療器械企業已初步探索出國際化路徑,一批優質的成功出海的醫療器械企業脫穎而出。它們一方面在海外市場進行長期佈局,不斷強化本地化力量,另一方面則是充分利用中國製造優勢和產業鏈優勢,不斷加速創新突破“卡脖子”技術。

出海是“試金石”

“怎麼評估創新的質量?出海是一個比較重要的思路。”亞輝龍董事會秘書王鳴陽說,“出海是一個試金石,產品好不好,拉出去看別人認不認就行。只要你能把產品賣到歐美髮達市場,就說明你的製造和研發實力是靠譜的。”

亞輝龍是我國體外診斷(IVD)領域的龍頭企業之一。走進亞輝龍生產車間,記者看到一排排整齊的化學發光檢測設備正在工程師手中不斷安裝和調試。這些設備的個頭很大,一款設備就包含一兩萬個零部件,單單將其組裝起來都不是件容易的事。現場一位生產負責人說:“這些設備有的是發往國內的大型三甲醫院,有的則會出口到海外市場。”

“這幾年隨着我們產品體量和市場口碑逐漸形成壯大,市場上也開始認爲我們是國內外的化學發光檢測領域的頭部企業了。我們的發展進入一個快車道,國內外業務的增速都非常高。”王鳴陽介紹,2023年公司非新冠自產業務規模中,國內部分達11.74億元,同比增長47.8%,國際部分達1.52億元,同比增長38%。

數據顯示,2023年全年,亞輝龍國內外新增發光裝機2080臺。其中,國內新增裝機1396臺;海外新增裝機684臺(其中單機300速及600速的化學發光儀器共新增裝機72臺,同比增長500%)。截至2023年底,公司累計裝機超8290臺,其中國內超5900臺,國際超2390臺。

不僅是亞輝龍,達安基因近年來同樣在全力佈局化學發光檢測領域,並不斷開拓海外市場。達安基因董事會秘書張斌表示,公司持續以國際化視角積極探索和佈局“走出去”的模式和路徑,PCR(聚合酶鏈反應)產品已經出口140多個國家。公司目前有充分的產能,有以核心原料-試劑-儀器-配套耗材組成的完整貫通的產品鏈,未來將繼續積極拓展海外市場。

在達安基因的研發實驗室中,記者看到,不斷有實驗人員在測試各類試劑和調試相關設備。現場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實驗室和一些試劑生產車間要達到10萬級的潔淨度,目前試劑菜單的數量也是達到國內企業的第一梯隊。我們行業的產品目前在國內市場的份額越來越大,國內醫院的接受度也越來越高,因此也開始逐漸走向海外市場。”

加速海外市場佈局

“走出去”雖是大勢所趨,但一路並不平坦。

劉夏樾表示,在醫療器械的三大類別中,企業海外業務收入的佔比從高到低分別爲低值耗材、醫療設備和高值耗材。2022年,低值耗材的海外業務收入佔比平均爲55.4%,醫療設備爲38.8%,高值耗材僅爲14.1%。這基本反映了不同類別醫療器械出海難易程度的差異,低值耗材因其易於出口而最早出海,其次是醫療設備,高值耗材的出海則仍處於起步階段。

“儘管高值耗材的國際潛力巨大,但其出口難度也是顯而易見的。”劉夏樾表示,單純依賴經銷商來進行高值耗材的國際化是遠遠不夠的,企業還需要提升產品的臨床價值。目前,中國在海外市場取得成功的醫療器械企業仍爲少數,產品的臨床優勢和渠道佈局是其成功的關鍵因素。此外,企業需要根據自身產品的屬性,靈活應對不同海外市場的法規和合規模式挑戰,並制定出適合的出口策略。

一家醫療器械企業負責人坦言,由於海外業務比較特殊,必須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走出去一開始你要進行渠道建設,還要完成當地市場的產品註冊,這一週期是非常長的,比國內要長很多。在海外業務開展之初,可能3~5年完全是沒有收入的,是純投入。公司2023年海外業務的快速增長跟我們之前做了十幾年的持續投入有很強的相關性。”

目前,一大批中國企業正在全力加速佈局海外市場。張斌直言,隨着大量相關產品的出口以及產能的大幅度提高,中國IVD企業的技術水平和製造能力得到國際市場的認可,規模化經營、“走出去”的國際化道路逐漸成爲國內規模型IVD企業的發展戰略。

“業務國際化一直是亞輝龍發展的重心。”王鳴陽表示,2024年公司將堅定不移地繼續推行發達國家+新興市場雙輪驅動的海外戰略,同時在戰略資源上進一步向國際營銷傾斜。

研發鑄就競爭“底氣”

對於高端醫療器械而言,中國企業面對海外巨頭的傳統優勢,需要花費更大的“心力”和“功夫”。在這場突圍戰中,只有研發創新才能鑄就中國企業與海外巨頭競爭的“底氣”。

劉夏樾表示,在與海外巨頭競爭中,中國企業本身也有着包括成本優勢等有利因素。例如,中國擁有較低的生產成本,相對較低的勞動力成本使得醫療器械的生產和組裝成本較爲低廉,此外,龐大的國內市場爲中國醫療器械企業提供了規模經濟優勢,大規模的生產可降低單位成本。

但他也坦言,中國企業也面臨着三大瓶頸和難點。一是技術瓶頸。高端醫療器械通常涉及複雜的技術和精密的設計,中國在某些核心技術領域仍與國際先進水平有差距,如部分高端原材料、核心部件和高端製造工藝等。二是創新體系。雖然中國的研發投入逐年增加,但創新體系尚不完善,從基礎研究到產業化的轉化效率有待提高,缺乏足夠的創新環境和激勵機制。三是產業鏈協同。雖然中國擁有完整的產業鏈,但在高端醫療器械領域,產業鏈的協同效應尚未充分發揮,缺乏高效的產業協同創新。

“多年來,我們從未間斷過IVD領域的研發與創新,現已擁有化學發光、生化檢測、間接免疫熒光、免疫印跡、酶聯免疫、膠體金免疫層析等六大體外診斷技術平台,產品覆蓋自免、生殖、感染、糖尿病、肝病、心血管等六大特色領域,並在此基礎上不斷探索優秀產學研合作模式和國內外學術互通,在提升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方面持續發力,取得了一系列推動行業進步的成果。”亞輝龍董事長鬍鵾輝說。

張斌也表示,目前國內體外診斷產品行業在快速發展中,進口替代與產品創新、技術創新成爲國內IVD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式,同時中高端診斷技術、產品對低端診斷技術的替代比重在上升中。“公司自2004年上市以來,一直注重技術產品研製和市場開發並舉,致力於通過技術創新持續提升產品的競爭力。目前公司的產品涵蓋呼吸道病原體、流行性感冒病原體、消化道與食源性病原體、生殖健康與優生優育、腫瘤個性化、個性化藥物基因檢測等。”

我國正處於“智造”出海的關鍵轉折時期,醫療器械尤其是高端醫療器械正在成爲一面“出海”的新旗幟。有分析人士指出,中國醫療設備產業經過多年沉澱,技術水平逐步與全球主流國家接軌,部分企業已具備較成熟的出海條件,背靠國內強大的製造業基礎,疊加得天獨厚的產學研醫結合土壤,中國企業有望在國際競爭中脫穎而出。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