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官宣降价,连亏三年的呷哺呷哺要重回“性价比”?

官宣降價,連虧三年的呷哺呷哺要重回“性價比”?

藍鯨財經 ·  05/19 21:38

文|趣解商業

呷哺呷哺,曾經的“小火鍋之王”,近兩年卻總是因爲價格被吐槽。“呷哺呷哺不再歡迎窮人”、“呷哺呷哺越賣越貴卻越來越虧”、“你注意到呷哺呷哺火鍋漲價了嗎”等話題多次在網上引發討論。而如今,呷哺呷哺終於宣佈降價,難賺錢的呷哺呷哺決定降價求生了?

1.呷哺呷哺降價,套餐價全線下調

5月15日,“呷哺呷哺品牌”公衆號宣佈了上市十年的優惠,“上市十年真回饋,套餐價回舊時光”的口號下,套餐價格全線下調是重點。具體來看,原價72元起的錫盟烏珠穆沁羔羊套餐現在64元起,暢吃卡則是62.8元起;呷哺醇香肥牛套餐原價64元起,現價56元起,暢吃卡價格爲54.32元起;人氣牛羊雙人餐原價148元起,現在134元起,暢吃卡價格爲129.98元起。同時,呷哺呷哺還推出了人均49.9元的打工人專屬套餐,僅限工作日週一到週四全天以及週五午餐時間使用。

除此以外,點購任意套餐可享受加價購的福利,暢吃卡會員還可享受菜單展示套餐97折及套餐中飲品免費升大杯的福利,以往福利保持不變。值得一提的是,呷哺呷哺此次降價的理由是上市十年,但未提及此次降價是長久降價還是短期的優惠活動。

對於降價的原因,呷哺呷哺方面對媒體表示,爲了“順應消費降價及消費回歸理性的市場趨勢”,“吸引消費”,“帶動業績持續增長”。

2.“小火鍋之王”賺錢難?

呷哺呷哺創立於中國臺灣,1998年進入大陸,憑藉“一人食”火鍋模式以及較高的性價比,贏得了一批消費者的心,並在2014年登陸港交所,成爲“連鎖火鍋第一股”。呷哺呷哺官網顯示,至2022年,呷哺呷哺在全國擁有近1000家門店,服務顧客超1億人次。然而近些年,呷哺呷哺卻陷入了虧損的境地。

2021年到2023年,呷哺呷哺連續虧損了三年。對於虧損的原因,呷哺呷哺表示,除了疫情的衝擊,還與部分餐廳業績下滑、關閉虧損餐廳、市場競爭激烈、消費疲軟等多方面因素有關。

近幾年,網上關於呷哺呷哺的討論,大多離不開價格。有網友表示,以前的呷哺呷哺經濟實惠,現在價格越來越貴;還有網友表示,以前單人套餐40多元,現在漲到70多元。從客單價來看,呷哺呷哺確實越來越貴了。2014年,呷哺呷哺的的客單價爲44.4元,而2023年業績顯示,客單價已經漲到了62.2元。

對於消費者來說,呷哺呷哺雖然沒有直接漲價,卻在通過菜單煥新的方式“悄悄”漲價。去年12月底,呷哺呷哺宣佈了菜單煥新,肉品從150g增加至200g,加量不加價。但是有消費者發現,呷哺呷哺似乎在玩文字遊戲,肉單盤克重變多了,蔬菜拼盤卻變小了,幾乎砍掉了一半。

變相漲價,讓部分消費者不再考慮呷哺呷哺。“新浪科技”前不久就“呷哺呷哺漲價,你還吃嗎?”發起了一次投票,625人蔘與的投票中,有574位網友選擇“不吃了”。

3.呷哺呷哺被小火鍋“圍攻”?

呷哺呷哺被部分消費者吐槽越來越貴的時候,小火鍋市場的競爭也越發激烈。艾媒諮詢發佈的《2024年中國火鍋行業發展與消費行爲監測報告》的數據顯示,2023年火鍋行業市場規模已達到5966億元,預計2025年有望達到6689億元。火鍋行業市場規模的擴大,吸引了一批企業進入。紅餐研究院數據顯示,2023年前10個月,國內火鍋相關企業新增6.6萬家,同比增長31.4%。衆多玩家湧入,也讓火鍋行業競爭加劇。2023年前11個月,火鍋相關企業註銷吊銷數量超過3萬家。

競爭日趨白熱化的大背景下,小火鍋賽道也難以避免。窄門餐眼顯示,圍辣小火鍋在全國擁有652家門店,仟味一鼎自助小火鍋的門店數量達到了340家,這些小火鍋品牌之所以吸引消費者,性價比是重要原因。這兩家小火鍋人均不超過30元,稍貴一點的串士多回轉小火鍋也不超過60元。越來越多性價比較高的小火鍋出現,使得曾經靠性價比吸引消費者的呷哺呷哺似乎失去了吸引力,這迫使其重回性價比的道路。

如今,呷哺呷哺降價大概率能重新贏得消費者的好感,畢竟品牌效應還在,呷哺呷哺也仍有一幫忠實顧客。不過除了價格,不好吃、衛生問題也伴隨着呷哺呷哺。因此降價能否改善其業績,目前還不好說。降價之後,你還會選擇呷哺呷哺嗎?聲明:本文內容僅代表該投稿文章作者觀點,不代表藍鯨號立場。未經授權不得隨意轉載,藍鯨號保留追究相應責任的權利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