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苹果的AI战略

蘋果的AI戰略

華爾街見聞 ·  05/19 23:37

來源:硬AI  

爲了追趕對手,蘋果押寶Siri,火速加入全球AI聊天機器人競賽。在5月推出新一代的AI產品iPad Pro後,秋季蘋果發佈會推出的iPhone16產品可能也會加入AI芯片。

iPhone 4時代起,一直引領智能機潮流的蘋果公司,這次在AI軍備賽中也落入下風了。

本着打不過就加入的原則,蘋果已經和OpenAI達成協議,會在iOS 18底層技術中融入OpenAI的生成式AI技術,來全面升級Siri的對話體驗

據知名科技記者Mark Gurman爆料,蘋果將在6月10日的WWDC大會上發佈改進後的 Siri,全新的Siri 對話性更強、用途更廣,能讓Siri進化成一個聊天助手,而不是像現在這樣,一次只能回答一個問題。

未來,蘋果對Siri的期望是它能成爲幫助用戶的“自主智能”助手,處理日常生活方方面面。

Gurman還補充稱,蘋果的AI戰略,將從聊天機器人開始,將一直擴散至搜索引擎及軟、硬件更新等方方面面。

蘋果轉型AI,都是“被逼”的

而蘋果這次AI戰略的突破點,極可能就是被人調戲了很多年的蘋果語音助手Siri。

還記得今年年初,蘋果意外地取消蘋果汽車嗎?

這就是爲Siri進化提前做準備。不造車後,蘋果把大部分工程師都調到了AI團隊,集中力量辦大事。據報道稱,蘋果每天都要燒掉幾百萬美元來升級Siri,勢要把誕生了10幾年的“老頑童”Siri打造成自家的AI拳頭產品。

而且,蘋果同時也在和谷歌談判,可能也會引入Gemini,來進一步加強Siri,不過協議尚未敲定。

而蘋果最近轉型AI的動作頻頻,全因對手給的壓力太大。

尤其是現在處於AI第一梯隊的OpenAI和谷歌,在最近又更新了自家最強的AI作品。OpenAI上週推出的GPT-4o,已經進化到可以cosplay人類對話、爲用戶準備求職面試,甚至能諷刺和調侃用戶,不得不說有點猛啊。

而谷歌在上週的Google I/O開發者大會上,又升級了AI模型Gemini,還把AI深度整合到搜索引擎中,搗鼓出了AI生成摘要、提前規劃及視頻掃描搜索等的功能。

對比之下,蘋果公司在AI領域可以說是一籌莫展,拿得出手的AI產品,除了5月初推出的iPad Pro(搭載了NPU神經網絡引擎的M4芯片)外,可以說進度緩慢。

這也讓蘋果CEO庫克壓力山大。如果蘋果想在這波AI競賽中追趕對手,就必須改變自己的戰略。

除了聊天機器人,蘋果的AI戰略還得兼顧搜索引擎及軟硬件更新速度

不過,與對手在AI上的合作也只是蘋果的緩兵之計。

Gurman指出,要想在AI浪潮中走得更遠,蘋果最終還是要擺脫合作方式,重點打造自己的AI聊天機器人,然後深度整合到自家產品中,然後提高技術迭代速度,最後才有機會實現彎道超車。

雖然以蘋果目前技術,還沒法快速打造自己的聊天機器人,而且蘋果的高管也害怕慌忙之中打造的聊天機器人會出現各種bug,就像谷歌首次推出Gemini的翻車事件,這種意外會損害蘋果聲譽。

好消息是,對於家財萬貫、坐擁人才和生態平台優勢的蘋果,它的後勁十足。

Gurman表示,接下來,蘋果公司在AI策略的發力方向將全面集中在Siri、在線搜索、系統更新速度以及硬件更新上

多年來,蘋果一直都想打造自己的搜索引擎,一個具有用戶隱私保護功能的搜索引擎,而不是像谷歌或必應搜索那樣,但這樣做成本會很高,而且會直接對上谷歌這個已經重點佈局AI搜索的大傢伙。

而且從2022年開始,谷歌每年都給蘋果支付了數十億美元,讓谷歌搜索引擎成了蘋果 Safari瀏覽器的默認搜索引擎,蘋果能輕鬆賺這授權費,反而降低了打造自主搜索引擎的動力。

如今AI的告訴發展已經倒逼着蘋果要做出更多改變,因爲從長遠來看,蘋果擁有自己的AI搜索引擎將更具發展潛力,就看蘋果接下來的選擇了。

最後是系統更新速度問題,蘋果基本每年都會對 iOS 系統進行一次大更新,但目前AI發展得太快,一年一更新的速度已顯得太慢了。

Gurman認爲,蘋果如需趕上AI第一梯隊,就要加速整合了生成式AI技術的IOS系統的更新速度,但目前蘋果重心似乎還沒放到加速系統更新這點上。

幸運的是,蘋果對於硬件升級倒是挺上心的。本月初,蘋果推出了搭載 M4 芯片的新款 iPad Pro,M4的一大亮點就是具備NPU(神經網絡引擎),蘋果預計到 2025 年,M4 芯片將進入每臺 Mac產品,對產品線進行全面升級。今年 9 月,新品iPhone 16 Pro 也會在芯片實現又一次飛躍。

蘋果要轉型AI,還是任重道遠。

就像當年喬布斯頂住各種壓力推出了iPhone 4,如今壓力給到庫克了,他能抓住屬於蘋果的AI時代嗎?

編輯/ruby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