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小鹏与蔚来,“步调”愈发一致|钛度车库

小鵬與蔚來,“步調”愈發一致|鈦度車庫

鈦媒體 ·  05/18 06:22

曾經齊頭並進的“蔚小理”三家,如今開始奔赴各自的新戰場。

從去年開始,除了理想展現出了不俗的市場表現以及盈利能力,蔚來和小鵬兩家都或多或少得遇到了銷量瓶頸,以及隨之而來的大規模虧損。

一邊是理想在銷量端,與問界的高調“對峙”;一邊是蔚來、小鵬長期難以突破的盈利困境。不得不說,同爲早期的造車新勢力巨頭,蔚來與小鵬似乎沒有餘裕再和理想一起“玩耍”了。

小鵬與蔚來,“步調”愈發一致

而近期,小鵬汽車董事長、CEO何小鵬與蔚來汽車CEO李斌的頻繁互動,似乎也從側面印證了這一點。

早在去年底,李斌就曾高調錶示,等小鵬X9發售後,他也要購入一臺,並希望何小鵬能夠給他打個“骨折(價)”。日前,何小鵬親自到安徽合肥拜訪大衆、蔚來兩家車企,並且交付了此前李斌訂購的小鵬X9。

拜訪完成後,何小鵬與李斌一起乘坐高鐵前往上海。而除了交付小鵬X9,何小鵬也表示打算買一臺蔚來ET9,而他也希望李斌也要給他打個“骨折(價)”。
圖片來源:何小鵬微博截圖

圖片來源:何小鵬微博截圖

從兩家話事人的相互捧場也不難看出,不管是面對的業務困境,亦或是未來的產品策略,蔚來與小鵬兩家這兩年的“步調”愈發地一致。

而在今年,蔚來與小鵬兩家又不約而同選擇了向下拓展,也就是通過開設更爲低端的子品牌,以期提振自身銷量。

5月15日,蔚來剛剛發佈了第二品牌——樂道汽車,其專注20-30萬元市場的定位也引起了業內激烈討論,並有相關人士評論道“蔚來現在終於有正當理由降價了”。

而相對來說,小鵬的全新子品牌“MONA”下探的幅度則顯得激進了很多。在宣傳口徑上,官方表示“MONA”將在整合滴滴造車技術的基礎上,進軍10-15萬級別的汽車市場。

然而,儘管有着所謂“全球AI智駕汽車”的屬性,但與滴滴的關聯度,再加上15萬元以下的定位,很難不讓人將其與北汽、埃安等品牌的網約車屬性聯繫在一起。

日前,小鵬也報出了該項目的最新進展。小鵬MONA首款車將在小鵬肇慶工廠生產,目前試製車已下線,即將進入PT2階段,電池供應商包括比亞迪。在人員安排方面,MONA品牌總負責人爲姜文,其在小鵬任職多年,加入小鵬前曾供職於吉利汽車研究院和寶能汽車。

從目前曝光的消息來看,與蔚來樂道的多次造勢不同,小鵬汽車的MONA則稍顯神祕。

MONA品牌的第一次曝光,可以追溯到2023年8月28日。彼時,其還是小鵬汽車與滴滴合作的造車項目,具體車型由滴滴負責設計,而智駕部分由小鵬汽車提供。

根據目前的信息,小鵬汽車在MONA項目中整合了滴滴造車的技術基礎,並加入小鵬汽車自研的XNGP、智能座艙等智能軟件能力。官方表示,MONA將是顛覆創新的全新物種,致力於成爲全球AI智駕汽車普及者。

而在最近的媒體交流中,何小鵬也詳細闡述了小鵬汽車在市場戰略、產品發展以及技術創新方面的安排,並透露了關於MONA項目的更多細節。據其透露,首款車型將是標準的A級車大小以及A級車的價位,同時會擁有非常好的性能、顏值和AI能力。

他還提到,MONA作爲一個全新品牌,未來會有多款車型相繼推出。目前可以透露的是,第一款車將很適合剛剛畢業的年輕人,能夠滿足日常使用需求,而且智能化程度很高。

同時,何小鵬還強調,通過耗費四到五年的研發努力,MONA期望爲消費者提供前所未有的品牌體驗,特別是在全域自動駕駛方面的突破,這是小鵬汽車深度創新的具體體現。

而關於近期價格調整的問題,何小鵬也提到去年他預測的2024-2027年汽車市場的淘汰賽已然開啓。在這一過程中,小鵬汽車的首要目標是確保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存活下來。

但從目前發佈的銷量數據來看,小鵬汽車一季度累計的銷量爲2.18萬輛。如果按照小鵬汽車2024年28萬輛的銷量目標來算,目前完成了不足7.8%,那麼後三季度的壓力可想而知。

再加上營收層面的雙重壓力,喊出“淘汰賽第一年”的小鵬汽車顯然亟需一劑“強心劑”。而何小鵬顯然寄希望於,6月份通過“MONA”品牌的推進,能夠從根本上改變小鵬汽車銷量疲軟的困局。

MONA品牌對小鵬智駕的作用

目前,從小鵬的現有產品線來看,其在20-30萬的價格區間上已經初步完成佈局。有P7i這樣的轎車,還有G6/G9這樣的SUV作爲銷量擔當,在這樣的情況下,降價或者推出廉價車型其實是最好的選擇。

但在這一點上,小鵬也遭遇了與蔚來相似的問題,那就是如果直接降價的話,很可能會損害小鵬現有的品牌形象。因此,如果爲了保持小鵬面向消費者的基因, 推出獨立品牌與母品牌進行區隔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然而,除了單純的銷量增長,MONA品牌帶來的規模化效應,對於小鵬來說其實還有着更爲重要的意義。

如果說,要評選這兩年汽車圈最熱的技術,相信很多人都會不約而同地選擇智能駕駛。隨着以華爲、小鵬、理想爲首的新勢力們喊出激進的智能駕駛開城口號,人們對智能駕駛從高速場景延伸到城市場景的興趣愈發濃厚。

也正因如此,智能駕駛技術也順理成章地成爲衆多汽車製造商宣傳的重點。伴隨着城市級的導航輔助技術(NOA)的全面開放,業界已經從最初階段的“開城競賽”,邁入了全方位、無縫連接的端到端智駕技術時代。

聚焦到小鵬汽車,其在行業內一直是以智駕能力見長,而以AI技術爲支撐的智駕、智能座艙功能,能不斷進步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有大量的車型不斷反饋數據,從而進行迭代,平攤研發成本,同時改善功能體驗,提升軟件付費能力。

對此,何小鵬在媒體溝通環節明確指出,小鵬汽車在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上採取了高度前瞻的戰略。特別是在全國範圍內的端到端自動駕駛試驗方面,小鵬汽車已經取得了顯著的進度,覆蓋了260個城市。

但同時,何小鵬也坦陳了在端到端智能駕駛技術研發和應用中遇到的挑戰。他提到,從傳統的基於規則的編程方法轉向基於機器學習的端到端方法,雖然在理論上提高了自動駕駛系統的準確性和安全性,但在實踐中還面臨着系統可靠性、穩定性以及在複雜環境下的應用等多方面的挑戰。

這些問題不僅考驗着小鵬汽車的技術研發能力,更是對整個自動駕駛技術實現量產和商業化的一大考驗。他指出,不同於其他AI應用領域,自動駕駛系統必須保證100%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而“薄利多銷”不管是在哪個行業都是行之有效的策略。儘管小鵬的產品定位,略低於理想與蔚來,但整體的規模效應仍舊無法與深耕中低端市場的品牌相比。而這時候,一個主打中低端市場的,能夠“上量”的子品牌,來給小鵬提供足夠的數據支撐就顯得尤爲必要了。

寫在最後:

何小鵬表示,預計到2027年,市場中的車企數量將大幅減少,屆時將見到更先進的AI技術、更好的硬件設備和更高品質的產品,標誌着整個行業進入穩定發展期。

談及小鵬汽車產品的最大變化,何小鵬指出在過去一年投入巨資進行造型設計上的革新,並在最近半年密集整合AI技術和客戶體驗,以推出全面均衡、在某些方面具有明顯優勢的產品。此外,小鵬汽車的組織變革、能力改進都圍繞全球化佈局進行。

何小鵬還強調了五個核心發展線的重要性,包括組織、產品線(包括用戶產品、客戶產品及商業產品的推廣)、經營、客戶體驗以及全局思維。他認爲,這五個方面的優化是小鵬汽車贏得市場競爭的關鍵。

總體而言,何小鵬對於小鵬汽車在未來市場淘汰賽中脫穎而出充滿信心。而他的這種自信或許正是來自公司在技術、設計和戰略佈局上的深思熟慮和精心籌備。

至於說未來收效如何,不妨先來期待一下5月20日小鵬的AI智駕發佈會以及後續的業績公佈。(本文首發於鈦媒體App,作者|常笑,編輯|張敏)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