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李彦宏抢先马斯克一步

李彥宏搶先馬斯克一步

華爾街見聞 ·  05/17 11:21

商業化加速。

前不久,特斯拉要在8月發佈Robotaxi的消息攪動市場。業內也期待,這個改變了傳統汽車行業的“鯰魚”會再次讓無人駕駛行業,再次發生鉅變。

沒想到,特斯拉被百度“截胡”了。

在5月15日的Apollo Day 2024上,百度方面透露,旗下Robotaxi業務蘿蔔快跑會在2025年全面進入盈利期。

這意味着在大模型的加持下,肩負百度厚望無人駕駛業務正在迎來商業化一個重要的里程碑。過去,由於受制於技術和硬件,無人駕駛智能汽車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商業化之路頻頻受阻。

百度自動駕駛業務部總經理陳卓透露,今年年初,隨着時空覆蓋和運營效率的大幅提升,蘿蔔快跑營收增長了9倍,虧損減少了一多半。5月15日起,首批交付的第六代無人車將在武漢投入使用,並在年內完成千臺無人車的部署。

陳卓表示,隨着千臺第六代無人車陸續投入使用,蘿蔔快跑的營收增長速度會更快,已非常接近盈虧平衡的臨界點。“我們的目標是,到2024年底,蘿蔔快跑將在武漢實現收支平衡,並在2025年全面進入盈利期。蘿蔔快跑將成爲全球首個實現商業化盈利的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平台。”

這一結果,百度等了十年。

百度智能駕駛事業群智能汽車業務部總經理蘇坦認爲,過去的AI具有一定的識別能力,但對複雜場景處理不來。但智能座艙面臨的場景卻越來越複雜,面向高度複雜性的場景,端到端的大模型解決問題更有優勢。

發佈會上,百度發佈了全球首個支持L4級自動駕駛的大模型Apollo ADFM(Autonomous Driving Foundation Model)。該模型於大模型技術重構自動駕駛,可以兼顧技術的安全性和泛化性,做到安全性高於人類駕駛員10倍以上,實現城市級全域複雜場景覆蓋。

蘿蔔快跑也發佈了第六代無人車,應用“百度Apollo ADFM大模型+硬件產品+安全架構”的方案。

相較於上一代車,蘿蔔快跑第六代無人車整車成本下降幅度達到60%,價格僅需20萬元,刷新行業記錄。與此同時,蘿蔔快跑無人車自動運營網絡建設完成後,其營運成本還將降低30%。隨着後期自動駕駛技術和人車艙效率的持續優化,服務成本將進一步降低80%。

百度智能駕駛事業群首席研發架構師、IDG技術委員會主席王亮認爲,隨着芯片成本的降低,無人駕駛智能汽車的整車成本有望進一步降低,邁入10萬元區間。

華爾街見聞也從百度獲悉,截至4月19日,蘿蔔快跑累計服務單量超600萬次。2024年第一季度,蘿蔔快跑爲公衆提供了約82.6萬次服務,同比增長25%;蘿蔔快跑在武漢的運營面積已超過3000平方公里,服務覆蓋超700萬人口。

成本端的下降以及服務次數、面積的提升,是蘿蔔快跑能夠在武漢率先盈利的秘訣。並且這套在武漢的方案具備可複製性。百度自動駕駛技術部總經理徐寶強透露,以自動駕駛大模型爲基礎,百度已經完全具備了城市級自動駕駛出行服務所需的技術能力。面對一座新的城市,完成全域全自動駕駛出行服務準備僅需半年時間。未來,這個驗證時間還將進一步縮短,實現有百度地圖的地方就有自動駕駛。

經歷了一年多技術競賽之後,如何將大模型落地應用,實現商業化正成爲整個行業共同的命題。大模型浪潮洶湧,但如何平安落地,實現盈利對入局玩家而言卻仍是一片迷霧。

藉着蘿蔔快跑,百度找到了大模型競賽中一條可行的路。這對整個行業而言,無疑是投下了一顆重磅炸彈。在它的身上,似乎可以看到大模型重塑行業和應用的可能。

過去11年裏,百度投入超1400億研發“All in AI”,總算是有了不錯的成果。在5月16日百度業績電話會議上,李彥宏也強調,公司正在從以互聯網爲中心轉向人工智能優先,積極推進用文心大模型重構To C和To B業務。

可以看到,在用AI重構百度業務上,百度也有不少進展。

業績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百度總營收達315億元,歸屬百度的淨利潤(Non-GAAP)70.11億元,同比增長22%;百度核心收入238億元,歸屬百度核心的淨利潤(Non-GAAP)66.28億元,同比增長26%。

具體來看,百度智能雲一季度營收47億元,同比增長12%,並持續實現盈利(Non-GAAP)。其中,生成式AI貢獻的收入比例達6.9%,佔比逐步擴大。

包括摩根士丹利在內的機構,也看好AI對百度業務的提振,比如AI影響最直接的雲服務收入增長預計會在2024財年持續增長。摩根士丹利表示,看好百度在中國AI領域的主導地位。

李彥宏也在業績會上透露,繼上季度與中國三星、榮耀合作後,本季度,小米、OPPO、vivo等手機廠商均接入文心大模型API。此外,大模型的合作領域還在從手機向PC和電動汽車領域拓展,聯想和蔚來汽車也在季度內與達成合作。

而百度的基本盤,也在被AI重塑。目前,百度搜索上已有11%的搜索結果由AI生成。李彥宏也信心十足地表示,“搜索最有可能成爲AI時代的Killer App。”

過去,百度在AI技術的投入上總是先人一步,自身也彷彿成了無人駕駛行業的“黃埔軍校”,但最終落地、商業化的節奏上,卻總顯得不如意。如今,百度總算是找到了些方向,接下來,則是如何將這些摸索進一步梳理清晰,讓業績能夠進一步提升。這會是李彥宏在AI時代翻身的關鍵一役。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