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恩捷股份:全球高端隔膜不存在过剩,缩减美国项目支出和产能是为加快出海进程|直击业绩会

恩捷股份:全球高端隔膜不存在過剩,縮減美國項目支出和產能是爲加快出海進程|直擊業績會

鈦媒體 ·  05/14 02:47

(圖片系AI生成)

(圖片系AI生成)

業績股價遭遇“雙殺”的“隔膜一哥”恩捷股份(002812.SZ),業績說明會從來不缺關注。5月13日下午召開的2023年度雲南轄區上市公司投資者網上集體接待日上,其又成爲投資者關注的焦點,從產能過剩到海外擴產,從固態電池到股價走勢,公司再一次遭投資者花式“詢問”。

但鈦媒體APP注意到,恩捷股份有多個問題未進行回覆,且有選擇性回覆之嫌。

全球高端隔膜不存在過剩產能

經過過去幾年的極速擴產,中國鋰電產業鏈產能和優勢急劇擴張。但從2023年下半年開始,產能過剩,鋰電四大主材之一的隔膜也不例外。甚至,日前工信部發布徵求意見,引導鋰電落後產能加速出清。

EVTank、伊維經濟研究院聯合發佈的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鋰電池隔膜出貨量突破210億平方米,中國佔比突破83%,爲176.9億平方米。但SMM最新的數據稱,當前,中國鋰電隔膜年產能282億平方米,產能利用率在50%左右。從2023年8月起,隨着新增產能的釋放需求的走弱,開工率一路下行至2024年2月份的42%。

龍頭恩捷股份的擴產足見行業產能擴張的瘋狂,其隔膜產能從2020年33億平方米,一路飆升至2023年底的93.84億平方米。好在其2023年產能利用率爲83.22%,高於行業水平。

“從全球範圍及未來需求看,高端鋰電池隔膜不存在過剩產能,公司的產能利用率較高,市場份額行業領先。”對於行業產能過剩的問題,恩捷股份董秘禹雪回覆稱,目前國內中低端產能出現過剩,因此公司將積極應對,以保持公司高產能利用率爲主,不斷開拓市場尤其是海外市場的客戶開拓和海外產能建設工作,加大新產品推廣力度,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和客戶結構,加強內部管理,降本增效。

工信部發布了引導電池企業減少單純擴大產能製造項目的徵求意見稿,公司的技術儲備是否能滿足新一代隔膜的製造要求?禹雪表示,公司的產品及技術儲備、產能利用率及研發投入強度均能夠滿足相關要求。

預計今年下半年供需會呈現平衡穩定的狀態

產能過剩的直接後果是隔膜產品價格下行,即便是龍頭的恩捷股份也需降價搶市場。

年報顯示,2023年,恩捷股份實現營收120.42億元,同比下降4.36%;歸母淨利潤25.27億元,同比下降36.84%。尤其是去年Q4,歸母淨利潤僅3.73億元,環比下降50.20%,同比下降51.81%。公司毛利率也從2022年的47.94%下降至2023年的36.29%。
(恩捷股份分季度業績情況,來源:2023年報)

(恩捷股份分季度業績情況,來源:2023年報)

到了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收23.28億元、歸母淨利潤1.58億元,同比下滑9.38%和75.64%。很明顯,Q1的盈利情況較之去年Q4又進一步下降。公司解釋,主要系售價降低。

在4月24日的業績說明會上,公司曾坦言,2023年四季度和2024年一季度是最艱苦的兩個季度,在供應端,2023年年底至今整個市場的新增有效產能較少,大部分產能還在驗證導入和爬坡過程中。

但公司對後市明顯比較樂觀,“最艱難的時間已經過去,目前價格處於歷史低點,預計 2024 年下半年供需會呈現平衡穩定的狀態,不會有大規模產能集中釋放。公司也將會不斷提升產能利用率,改進技術,預期利潤率將逐漸恢復。公司海外產能計劃在三季度開始逐步量產供應,這將有效提高整體產能利用率。預計未來幾年海外需求將保持增長勢頭,未來市場預期好轉。”

在此次集體接待日上,恩捷股份也回覆投資者稱:“隨着新車型、新技術的不斷推出和滲透,整體推動行業新質生產力發展,疊加海外出口的持續增強,進而帶動對高端鋰電池隔離膜的需求不斷增加,公司對全球鋰電池行業的長期發展有堅定的信心。”

加快出海

如是所言,國內產能過剩,恩捷股份將目光瞄向海外。2023年,公司海外收入20.17億元,佔營收的比重爲16.75%。相較於2022年海外收入13.32億元、佔比10.58%,海外業務擴大,但海外業務毛利率也同比下降了11.56%。

恩捷股份正加快海外產能建設。年報顯示,公司的匈牙利鋰電池隔膜生產基地已建設完成,首條塗布膜產線已於2023年開機,首條基膜產線已貫通。禹雪回覆投資者:“匈牙利基地正在全力開展多家海外客戶驗證工作,預計下半年將根據客戶驗證完成情況產線開始量產。”

同時,公司還擬在美國新建產能,但今年年初公司曾發佈公告稱,擬將美國鋰電池隔膜項目進行調整:投資額由約9.16億美元調整爲約2.76億美元,建設年產能10-12億平方米基膜生產線及配套塗覆設備調整爲建設14條年產能7億平方米鋰電池塗布隔膜產線。

對於縮減美國項目投資額和產能的原因,禹雪回覆鈦媒體APP稱,主要系公司爲加快美國鋰電池隔離膜項目的進程,以快速響應北美地區客戶的需求,提升公司隔膜產品的全球市場份額。

但對於後續是否會放緩產能擴張的節奏的問題,其只是稱,“公司會加快海外建設進度和市場開拓力度,目前美國項目按既定計劃在順利推進。”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固態/半固態電池利好消息不斷,尤其是近期車企、電池廠、科研院所等紛紛下場官宣半固態電池新品、研發突破,大有產業化提速之勢。由於固態電池中正負極之間沒有隔膜,所以市場普遍認爲固態電池或影響隔膜行業的需求。

對此,禹雪回覆鈦媒體APP表示早已開展相關研發和佈局。“公司高度關注半固態電池市場發展情況,公司在2021年12月與國內兩家較早佈局半固態電池和相關材料的企業北京衛藍新能源、溧陽天目先導共同成立江蘇三合電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是控股股東,積極推動半固態電池項目的產業化落地工作。目前,江蘇三合的部分設備已安裝完畢,江蘇三合具備半固態電池隔膜的生產能力,產品和技術儲備充足,能夠爲客戶提供定製化產品和服務。”

“公司在三年前就佈局了全固態項目,主要從事全固態硫化物、固態電解質等相關材料的研發工作,並於 2023 年實現了技術和量產上的突破。”禹雪說,公司將持續關注全固態電池的技術發展,加大技術投入和市場開發。

本文首發於鈦媒體 APP,作者|蘇啓桃)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