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財華聚焦|北水淨流入超千億,浪花淘儘哪些港股英雄?

Finet News ·  2021/12/31 06:16

在即將過去的2021年,港股「榮登」全球表現最差股票市場之首。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表現最差,或許恰恰意味著機會。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港交所主板上市公司有2218家,為近十年最高,較去年的2170家增加了48家,市值卻比去年縮水13%,這意味著市場容量在擴大,估值卻並未跟上。

事實上,2021年的港股主板成交額為十年來最高,較2020年增加三成以上,這反映市場的活躍度在上升,估值未跟上或意味著遭到下調,市場更趨理性。

這活躍的成交額當中,通過滬深港通進入港股市場的北水是主力。

2021年,滬市港股通和深市港股通的總成交額分别較上年大增52%和90%,達到4.50萬億港元和4.85萬億港元,合計9.34萬億港元,同比增長69%,均為2014年滬港通和2016年深港通開通以來的最高。

北水成交額佔港股主板總成交額的比重由2020年的21.39%進一步上升至27.44%,見下圖。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以買入成交金額減去賣出成交金額的淨買入規模來看,2021年的數值最為慘淡,僅為1179億港元,與A股全年交易氣氛萎靡的2018年1130億港元相若,見下圖。

這或意味著2021年選擇離場的北水也不低。

北水買了什麽?賣了什麽?

Wind的數據顯示,2021年北水淨流入為正數的只有零售業和媒體,分别淨流入1588.21億元和53.68億元。零售業的頭部企業包括京東(09618.HK)、美團-W(03690.HK)等,媒體包括閱文集團(00772.HK)、阿里影業(01060.HK)等。

淨流出最高的港股行業為銀行業,淨流出5672億元,代表企業有招商銀行和工商銀行;其次為食品與零售,淨流出達4002億元,主要包括農夫山泉(09633.HK)、安踏(02020.HK)等;以及軟件與服務業,淨流出2738億元,代表企業有騰訊(00700.HK)和快手-W(01024.HK)。

此外,以港交所(00388.HK)、中信證券(06030.HK)等為代表的多元金融業和風雨飄搖的房地產業也是淨流出較高的行業。

個股方面,騰訊、以及即將回歸A股上市的中國移動(00941.HK)和中海油(00883.HK)是南向淨買入最高的股份,淨買入規模合計超越2000億元。

從股價表現來看,即將回A的中移動和中海油表現靓麗,反映内地投資者的滿懷期待。

表現最驚豔的要數華潤電力(00836.HK),全年漲幅高達2.39倍,主要因為今年用電量維持強勁增長,華潤電力等帶有綠電概念的股份備受追捧,新能源發電股中廣核新能源(01811.HK)和中國電力(02380.HK)亦分别大漲6.45倍和2.49倍。

從事手機鏡頭和汽車鏡頭業務的舜宇光學(02382.HK)則得益於蘋果概念、電子消費品和汽車消費升溫,所以累計漲幅也達到46.23%。

其他股份雖獲北水垂青,股價表現卻不儘人意,主要因為之前估值偏高,加上監管影響,導致股價在期内出現大幅調整,騰訊、快手、思摩爾國際(06969.HK)等就是典型例子。

南向淨賣出最高的股份要數美團,2020年屢創新高,但2021年起該公司拓展下沉市場和對社區團購等新業務進行巨額投入,導致轉盈為虧,也到了該調整的時候。

贛鋒鋰業(01772.HK)得益於鋰電概念曾有一波不錯的行情,年初至今累計上漲33.03%,淨賣出居前可能意味著獲利資金的退出。

中國平安(02318.HK)和招商銀行(03968.HK)兩家可圈可點的金融代表企業,今年經歷了起伏跌宕。

不過,受競爭加劇影響的招商銀行否極泰來,儘管不受内地投資者待見,其股價仍保持27.48%的累計漲幅。

中國平安就沒那麽幸運。壽險改革成效未現,房地產敞口風險頻現,傷透了内地投資者的心,致使許多守候多年的投資者心灰意冷紛紛離場。不過年末收市價已較9月下旬的低位47.94港元回升17.13%,似有轉機。

2022年展望:抄底時機到了嗎?

浪花激起千層浪,港股卻默默向下遊。

從交易額來看,港股市場所吸引的資金在增加,最起碼已為十年來最高,但港股表現卻宛如水花,未綻放就沉底,筆者認為,個中原因包括:

1)2020年至2021年2月中,港股中互聯網科技股已積累了一定泡沫,年中監管落地,高位盤旋的科技股應聲而下,而由於科技股在港股中的佔比已越來越高,大型科技股回調也導致整體市場氣氛的轉淡。

  1. 累積風險的釋出。除了上述大型互聯網科技股累積的泡沫爆破外,内房股和房地產敞口較高的金融股,也跟隨政策釋出風險,而這些股份都是港股的重要構成,進一步拖累大市表現。
  2. 美股市場表現耀眼,令逐利資金從亞太區市場流走。
  3. 隨著大型中概股回歸,獨角獸選擇更為便利的港股市場作為主要上市地,港股容量不斷擴大,而由於對監管是否塵埃落定尚有疑慮、資金留戀表現強勁的歐美市場等因素,資金增量並未跟隨市場容量而擴大,導致許多優質股份的估值進一步下降。

所以,港股表現成為全球最差。從下圖可見,恒生指數和恒生科技指數全年累計下跌14.08%和32.70%,遠遜於A股表現。

筆者匯總Wind的數據估算出AH同步上市股份的A股溢價率,發現2021年的整體溢價率平均值已達到121.30%,中位數為101.38%,已升至十年新高,超出了2015年A股牛市時的溢價率,見下圖。

與此同時,港股的市盈率估值也由2020年時的17.55倍,下降至2021年的14.74倍,低於上證A股的16.53倍和深證A股的32.95倍,不論橫向對比還是縱向對比,都處於合理水平。

所以筆者認為2022年,隨著政策的落實,估值顯得更加理想的港股有望整固。

按照監管要求做好合規整改的互聯網公司或可重新獲得北水的垂青,而回穩,畢竟對於内地投資者來說,這些互聯網公司是最熟悉的投資標的,加上沒有在A股市場上市的稀缺性,更能吸引他們的注意。

此外,隨著中移動和中海油回A,北水的流向結構可能會有所變化,將轉向未在A股上市的股份。即將回歸港股上市的中概股、獨角獸也將吸引外資的注意,而且成為大家所期待的入「通」標的。

這不,人工智能企業商湯-W(00020.HK)趕在2021年結束前甫一上市,兩日累計漲幅已達42.86%,市場似乎重新燃點起對科創企業的熱情。

2022年,值得期待。

これらの内容は、情報提供及び投資家教育のためのものであり、いかなる個別株や投資方法を推奨するものではありません。 更に詳しい情報
    コメントす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