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港股迎配置良机?央行发声,机构看多,恒指明年或上28000点

moomooニュース ·  2021/12/11 01:11

当前,港股市场正处在底部区域。央行发声,机构看多,最好的配置时机或许已经悄然到来。

央行表态:一如既往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人民银行行长易纲12月9日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与展望」联合研讨会上发表致辞表示,展望未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机遇与挑战并存。人民银行将一如既往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易纲表示,我们将持续优化各项金融市场联通机制,更好地满足投资者的需求。香港可继续改善金融市场服务,巩固在全球金融市场的领先地位。香港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沪深港通、债券通、跨境理财通等机制为切入点,扩大人民币计价产品体系,完善风险管理工具。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也表示,会充分发挥香港在全球资产管理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支持香港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同时,抓住全球金融科技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契机,深化内地与香港在更深层次、更广泛领域的合作。

中概股「回流」热潮或继续提速

此前,中美对中概股的监管角力,触发中概股退市忧虑。而转赴香港上市,或将成为新经济企业的最佳选择。

对此,港交所前行政总裁兼全国政协委员李小加认为,短期来说,会对港股产生局部影响,利好既得的机构。李小加表示,长期来说,香港的角色是要让全世界拥抱中国。这要理解机会是从中国来的,市场上资金的动力都是流向中国,香港的角色是一个平台,「让两边人高兴、都不打架」,才可以发展。

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也表示,环球资金流现仍持续流入与内地经济相关的资产,未见有外国投资者对中概股问题感到担心,相信国际资金会续流入。他指出,香港一直都是良好的桥樑,连接内地及国际市场或投资者,在互联互通方面均有条件扩大及深化,改善跨境理财通的销售流程,以及推出有助风险管理的产品。

毕马威近期发布了《中国内地和香港IPO市场2021年第四季度回顾》。报告显示,今年内地A股市场首次公开招股预期涉及495宗交易,集资总额料达5,650亿元新高。香港继续是新股上市的热门之选。同时预期今年香港录得约110宗上市交易,集资总额料将达3,560亿港元,而总计内地和香港新股上市量游占全球25%。

2022年港股迎来「找寻自信式」上涨,恒指有望触摸30000点

1)贝莱德:现在是建仓中国股市的良机,尤其青睐成长型股票

全球最大资管机构贝莱德(BlackRock)正在削减对印度股市的投资,并因中国股市估值有吸引力而对中国股市更加乐观。「估值现在是关键,」贝莱德亚太区主动投资主管Belinda Boa表示,「相较于印度今年的表现,我们在中国股市中开始获利,并对中国成长型的股票更加乐观。」

据悉,贝莱德已经重新调整了其以亚洲为重点的投资组合,对中国股票的持仓头寸从减持到中性,并缩小了对互联网服务公司减持的预期。

$华夏精选大中华科技基金(HK0000165453.HK)$

$贝莱德世界科技基金(LU0056508442.HK)$

2)兴业证券:港股2022年「找寻自信式」恢复性上涨

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预计,港股2022年「找寻自信式」恢复性上涨,恒指有望触摸三万点。

首先,随着内地房地产风险的缓解,2022年恒指中的内房股和内银股估值有望修复。

其次,互联网的产业政策环境改善,配置吸引力提升。互联网作为港股的中流砥柱,2021年「被规范」,2022年则是「在规范中发展」,短期估值性价比凸显。

第三,香港和澳门本地的权重股短期受益于「通关」,长期受益于中国财富管理发展。

$汇添富中港策略基金(HK0000130705.HK)$

3)交银国际洪灏:港股明年跑赢全球指数机会大,看好三大板块

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研究部主管洪灏表示,现时估值比去年3月更低,经历一年半的复苏,认为经济不会较去年差,若内地和香港通关,对香港经济有明显帮助,情况不会比去年差,现时市场很大程度反映市场恐慌,又指「底是最凶险,看得到找不着」,与其捞底,不如将投资视线放长,才能忍受短期波动,看好互联网、消费及能源股。

$景顺环球消费趋势基金(LU1887442140.HK)$

$百达精选品牌基金(LU0280433847.HK)$

4)中金:港股处在布局区,静待催化剂

中金表示,近期美股波动加大、风险已经在释放,中国稳增长政策可能逐步发力,也使得港股可能逐步具备边际正面催化剂,我们对未来港股12个月表现持积极态度,关注海外市场及中国稳增长政策进展来逐步布局。

中金还指出,情绪层面已经极度悲观。目前市场情绪类似于18年底到19年初的时间段,港股医药流动性已经枯竭,IPO发行也遇到了很大压力,叠加这次中概股带来的再次大跌,根据历史经验来看,已经到了极度悲观的状态。

核心标的估值已经进入合理区间。今年以来,经过大幅的下跌,港股医药的估值已经进入了合理区间,配置性价比在逐步提升。港股医药标的整体比纯美股有一定溢价是合理的,因为中国临床难度目前依然比美股要低,供给相对稀缺,可以拥有一定溢价。

$惠理医药行业基金(IE00BSM8VZ90.HK)$

5)建银国际:港股有望迎来估值修复的窗口

建银国际首席策略师赵文利表示,「明年政策的稳定性和可见度预计比今年要好,今年受政策影响比较大的行业,明年在政策的边际影响上应该比今年要弱化许多。」

港股在经历过痛苦的一年后,相信明年上半年可见到「曙光」,有望迎来估值修复的窗口,预计全年恒指波动区间在22000~28600点,国指波动区间在7600~10500点,科指波动区间在5800~7500点。

6)瑞银同样看好2022年港股走势,预计回报率在7%-13%,恒指目标27000点

瑞银预计2022年港股回报率在7%-13%,MSCI香港指数和恒生指数的目标位分别设在12400点和27000点。

瑞银表示,香港与内地有望恢复通关将推动部分企业盈利复苏,在增长放缓、流动性趋紧和实际收益率上升的情况下,香港银行股、通关受益股和高股息收益率股票将在2022年跑赢大盘;看好澳门博彩股和香港零售股。

$惠理中华汇聚基金(KYG9317Q1047.HK)$

big

编辑/yabo

これらの内容は、情報提供及び投資家教育のためのものであり、いかなる個別株や投資方法を推奨するものではありません。 更に詳しい情報
    コメントす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