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科技创新全面起势 中国移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环球网 ·  05/16 20:48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中国移动作为信息通信领域的中央企业,始终锚定“世界一流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公司”发展定位,不断强化创新驱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着力推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同时,不断助力新质生产力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拓展。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移动科技创新已全面起势,加快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澎湃强劲的新动能。

科创新动能全面激发

科技创新要有百舸争流的气势。

近年来,中国移动全面激发科创新动能——引领算力网络发展,加速人工智能创新突破,前瞻研发6G,推进大数据价值转化,放大“能力中台”赋能效应,强化网信安全能力。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提出,把科技创新作为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的关键抓手,面向算力网络、人工智能、6G、大数据、能力中台、安全六大领域,实施“BASIC6”科创计划,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深化机制创新,升级“一体五环”科创体系。完善创新投入、激励、合作、成果转化机制,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支撑中国移动成为自主核心技术的需求牵引者、技术供给者、创新组织者、应用推广者。

勇挑重担,深度融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等一批国家级科创载体,聚焦国家前沿性、紧迫性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全力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牵头组建5G创新联合体,勇当移动信息现代产业链链长,打造业界一流的原创技术“策源地”。

培育创新人才,打造梯次合理、专业全面、展翅齐飞的“十百千万”人才雁阵。构建多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体系,打造科研“特区”,孵化芯昇科技等11支专精特新团队,充分激发科研人员活力动力。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培养引进战略领军人才,造就高层次专家人才,全面打造卓越工程师队伍,建强优秀青年科技人才队伍,使优秀人才不断涌现。

坚持开放合作的理念,充分发挥自身网络、技术、资源优势,深入实施“联创+计划”,与重点高校、企业等伙伴打造合作共赢科研新生态,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精准、高效、优质、便捷的信息服务,联合构建共生共赢的新型数智生态。

日前,国际知名市场研究机构Omdia发布《电信运营商向科技公司战略转型对标分析》报告,中国移动凭借卓越的综合实力和转型成效,以总分31分(满分40分)列全球电信运营商榜首。

锚定“世界一流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公司”发展定位,中国移动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集中发力、加速突破,在5G、算力网络、能力中台等领域实现多个业界领先的通用型创新,推动公司科技创新工作发生深刻变化,以自身实践积极助力我国在信息通信领域科技自立自强。

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深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逐步强化。据了解,中央企业已在制造、信息、能源等6个领域牵头建设66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并完成重组入列,2023年中央企业、地方国有企业共承担国家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4051项,形成一大批重要科技成果。

中国移动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并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网络技术引领行业发展,牵头5G-A国际标准60项,居全球运营商首位。“中国移动01星”“‘星核’验证星”两颗天地一体低轨试验卫星成功发射入轨。推动算力网络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方向,数智关键能力突破提升。发布“九天·众擎”基座大模型,推出客服、政务等二十余款行业大模型。发展6G、算网内生安全、量子通信等新兴技术。

科技创新要有攻城拔寨的决心。

射频收发芯片是无线射频信号和数字基带信号之间的“翻译官”,是5G网络设备中的关键器件,被称为5G基站射频领域“皇冠上的明珠”。2023年8月30日,中国移动正式发布国内首款可重构5G射频收发芯片“破风8676”。中国移动基于“1+N+1”攻关模式,与10余家设备商和芯片设计公司组建联合战队,历经近3年联合攻关,先后攻克大带宽、高阶调制、多样化站型等5G新需求所带来的系列技术难题,打造了一款具备低成本、低功耗、高灵活度等竞争优势的产品。这项核心自主创新成果实现了“从0到1”的关键性突破,有效提升了我国5G网络核心设备的自主可控度。

中国移动建成算网关键技术体系。突破算力路由、算力原生、全调度以太网等原创技术,发布软硬一体计算架构、天元操作系统、天池SDN等自主创新成果,全力推进算网大脑研发,牵头立项国内外标准120余个。推动算力网络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方向,联合研制全球首条1.2T超高速下一代互联网主干通路。

“中国移动01星”搭载支持5G天地一体演进技术的星载基站,是全球首颗可验证5G天地一体演进技术的星上信号处理试验卫星。“‘星核’验证星”搭载业界首个采用6G理念设计,具备在轨业务能力的星载核心网系统,是全球首颗6G架构验证星。

中国移动自主研发的5G视频客服,是一个以“看听说触”能力为一体、简单业务互联网化、复杂业务热线视频化的多媒体智能门户。这套全媒体、数智化、便捷性、有亲切感的“远程智慧”服务系统,每年为全国用户提供服务近20亿次,成为全球首套商用的基于通信网的视频客服系统。

中国移动发布6G关键技术协同创新系列成果,围绕6G潜在关键技术发布五本白皮书和一套原型,并向全球发出共推全球统一标准、加快培育6G产业生态的合作倡议。

产业协同共谋发展

作为信息通信领域的中央企业,中国移动产业覆盖面大、带动能力强,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责任重大。

科技创新需要众志成城的精神。

中国移动勇当移动信息现代产业链链长,与产业各方一道,合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稳定、开放繁荣的现代产业链,做优协同创新基地,带动上中下游、大中小、国内外企业融通创新,不断提高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发挥连接产业链上下游的“扁担效应”,围绕“十”大重点领域,凝聚“百”家链核企业,协同“千”家链环企业,吸引“万”家链生态合作企业,不断升级“十百千万”合作伙伴计划,携手打造高质量的产业发展共同体。

中国移动首批布局移动通信、算力网络等十大子链,形成了通感一体、存算一体、北斗融合定位等近百项产业关键共性需求。创新“雁阵式”协同攻关模式,共编“战队”,实现一系列卡点突破,引领5G技术演进,攻坚算力路由、空芯光纤等一批原创技术,实现多个业界首创。发布产业支持举措,以基础设施建设牵引产业发展,以“联创+”创新研发合作模式,以数百亿元链长基金、数百亿元金融服务强化资本扶持,以协同创新基地做好技术和产业支撑。积极发挥资本对产业链融通发展的带动作用,与多家公司签约,加速支撑培育一批AI、芯片设计、量子计算等领域的高科技企业。

在算网发展领域,中国移动联合11家产业链合作伙伴,汇聚超过1.9EFlops的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算算力、量子等社会算力,算力总规模超过11EFlops;通过联合攻克“海量资源感知接入”“多因子调度决策”等难题,推动算网大脑全网试商用,实现了对各类算力资源的精准调度。

围绕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以中国移动国际信息港(北京)的协同创新基地为载体,联合产业合作伙伴进行跨领域、大协作、高强度的创新合作。该基地主节点已有100多个外部合作伙伴团队入驻孵化,已建成5GA、人工智能等多个实验室,6G试验网、算力网络试验网、智慧网络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和元宇宙内容创新平台四大科学装置投入使用,累计开放能力和服务数量超过200项,可以为入驻伙伴提供强大的硬件保障和服务支持。

目前,“十百千万”合作伙伴计划已汇聚1000多家上链企业,形成了央企协同引领、大中小企业广泛参与的产业合作新格局,初步构建了合作共赢的产业链共同体。

科技创新吹响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号角。

中国移动勇担央企责任,提升科技创新力,服务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需要,争做关键技术攻坚者、勇当产业变革引领者,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上台阶挑大梁,中国移动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声明:本内容仅用作提供资讯及教育之目的,不构成对任何特定投资或投资策略的推荐或认可。 更多信息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