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金溢科技(002869.SZ):公司有应用 AI算法模型,长期看好智慧交通行业发展

有连云 ·  05/15 02:10

金溢科技(002869.SZ)2024年5月14日发布消息称,2024年5月14日金溢科技接受东北证券等机构调研,董事会秘书:周怡;证券事务经理:李琼;证券事务经理:刘振环参与接待,并回答了调研机构提出的问题。

调研机构详情如下:

韩金呈、高博禹、唐淑玉、曹李阳/东北证券;孙家铭/前海联合基金;唐建伟、徐也清、刘体劲/野村资管;吴祖鹏/广发证券等机构。

调研主要内容:

一、公司董事会秘书介绍公司基本情况。

二、投资者提出的问题及公司回复情况:

1、财政部、交通运输部不久前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引导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请问公司如何看待该通知对交通信息化领域的影响?

对公司业务发展有何促进作用?

回复:国家一直在倡导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该《通知》对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推进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地方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预期将会加大。

相关文件要求以交通基础设施运营管理单位为实施主体进行项目申报,根据文件内容,智慧高速感知网络建设、智慧服务区、智慧隧道的建设项目有望加多。

公司是智慧交通领域数智化解决方案及产品提供商,公司拥有智慧高速全场景业务解决方案与产品,可涵盖智慧收费站、智慧隧道、智慧服务区、智慧高速车路协同等场景。预期新政策出台将对公司智慧高速板块业务拓展带来积极影响。

2、《通知》中关于公路数字化转型升级财政补贴上限是多少?投资范围包括哪些?

回复:《通知》明确按照“奖补结合”方式安排资金,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分别按照核定总投资的 40%、50%、60%予以奖补。按照升级改造里程规模分档确定奖补资金上限。实施第一年按照每个示范区域奖补资金的 40%予以补助,用于启动相关工作,后续根据绩效评价结果予以奖励。

投资范围重点是支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6 轴 7 廊 8 通道”主骨架以及国家区域重大战略范围内的国家公路和国家高等级航道,开展数字化转型升级。其中:公路重点选取繁忙路段(即服务水平在四级、五级、六级路段)所在线路,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统筹兼顾,相关线路互联互通,应用场景连续贯通。目标是通过 3 年左右时间,支持 30 个左右的示范区域,打造一批线网一体化的示范通道及网络,力争推动 85%左右的国家高速公路繁忙路段、25%左右的普通国道繁忙路段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

3、随着今年智能网联政策的推进,预计将会有多少个试点城市?

回复:2024 年 1 月,工信部、交通运输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试点期为 2024-2026 年,标志着车路协同即将迎来发展提速期。截至 2023 年底,全国共建设 17 个国家级测试示范区、7 个车联网先导区、16 个智慧城市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开放测试示范道路 2.2 万公里,发放测试示范牌照超5200 张,累计道路测试总里程 8800 万公里,自动驾驶出租车、干线物流、无人配送等多场景示范应用有序开展。

总体来看,智能网联汽车已从小范围测试验证转入技术快速演进、规模化应用发展的关键时期。政策要求是以城市为主体申报,政策发布后,预计试点城市数量会增多。

4、在智慧交通数字化升级过程中公司的发力点是偏向硬件还是软件?

回复:智慧交通数字化转型强调基础设施智慧扩容、跨领域产业融合,推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北斗导航等新技术与交通基础设施深度融合,围绕协同创新发展,实施车路云一体化试点。智慧交通数字化升级过程中对软硬件投入都会增加。公司是智慧交通领域领先的数智化解决方案及产品提供商,打造了完整的车路云产品体系,包括车载 V2X 系列产品、路端 V2X边端系统集成产品(含感知、MEC 边缘计算、V2X 路侧 RSU等)、云端车路协同云平台和 C-V2X 车载 HMI 人机交互系统等。公司以解决方案形式提供相关软硬件产品。

5、杭州地区也在推动低速无人驾驶,国内未来会否有更多地方会参照 2022 年深圳的做法推动 L3 立法?

回复:深圳 2022 年出台的国内首部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法规《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先行示范区,通过立法推动智能网联行业高质量发展,相关法规对其他地区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在全国性自动驾驶相关法规尚未正式出台前,不排除其他智能网联先行地区也会出台相关地方性法规,加快推进行业发展。

6、公司车端前装 V2X/OBU 的渗透率情况?

回复:公司前装 V2X-OBU 主要客户群体为车企。根据 2024年 1 月份工信部、交通运输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

提升车载终端装配率,试点运行车辆 100%安装 C-V2X 车载终端,鼓励对城市公交车、公务车、出租车等公共领域存量车进行C-V2X 车载终端搭载改造,新车车载终端搭载率达 50%;鼓励试点城市内新销售具备 L2 级及以上自动驾驶功能的量产车辆搭载 C-V2X 车载终端。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政策有望推动 V2X车载终端的渗透率。

7、激光雷达是否是路端设备的刚性配置?

回复:激光雷达与毫米波雷达有其各自的优势,具体配置需要看场景应用预期需求。

毫米波雷达优势在于抗干扰能力强,极端天气环境下性能稳定,探测距离远,呈广角探测,在全天候条件下能保持稳定性能。激光雷达的特点是探测范围更广、探测精度更高,但成本也相对高一些,对边缘计算服务器算力要求也更高。

目前在大型路口、感知要求比较高的路口会配置激光雷达,一般项目上目前配置的主要还是毫米波雷达。

8、在车路协同领域,公司产品涉及哪些环节?目标客户是哪些?放量节奏如何把握?

回复:(1)公司产品主要是应用于车路协同产业链设备端、应用端。公司打造了完整的车、路、云产品体系,包括车载 V2X系列产品、路端 V2X 边端系统集成产品(含感知、MEC 边缘计算、V2X 路侧 RSU 等)、云端车路协同云平台和 C-V2X 车载HMI 人机交互系统等。

(2)公司车路协同业务客户主要包括传统车厂、新能源车厂、互联网造车企业、高速公路业主、城市智能网联先导区等客户群体。

(3)近年来,政府部门频繁出台智能网联利好政策,推动智能网联、车路协同、自动驾驶行业发展。智能网联、车路协同产业加速发展,测试示范区项目逐渐增多,也带动行业内企业相关业务收入增长。2024 年 1 月工信部、交通运输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推动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产业化应用,试点期为 2024-2026 年,预计车路协同即将迎来发展提速期。

9、V2X 这块什么时候能够为公司贡献业绩?

回复:公司 V2X 产品在 2022 年及之前年度已实现批量出货,只是前期规模相对较小。2023 年,随着国内各城市试点示范项目增多,公司 V2X 出货量较 2022 年度实现了较大增长。未来 3 年,预计 V2X 应用在相关政策加持下将迎来提速期,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增加。

10、公司和交通运输部智能车路协同研发中心的合作模式是怎样的?

回复:公司系交通运输部智能车路协同关键技术及装备行业研发中心牵头单位,会同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五家机构共同打造“政产学研用”创新合作平台,推动我国V2X 车路协同领域技术革新与示范应用。

11、公司是否有底层 AI 算法模型和平台?

回复:公司自研并持续迭代 AI 训练算法平台,拓展公司在人工智能检测及跟踪方面的技术能力。AI 训练算法平台可以满足在交通前端感知、后端大数据分析中对各类交通目标的识别以及交通事件的识别。公司城市数字交通解决方案中有应用 AI算法模型。

12、公司目前 RSU 市场占有率、渗透率情况?

回复: 根据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 2023 年 9月相关数据显示,全网共建成收费站 1.1 万个,ETC 门架 2.95万套,车道 8.4 万条,ETC 用户已达 2.15 亿,占全国汽车保有量的 67%。预计 ETC 收费车道还有继续增加空间。

V2X-RSU 方面,由于行业发展尚处于试点示范阶段向规模化应用转型关键期,目前市场竞争格局尚不明确,前期主要是智能网联测试示范区、车联网先导区建设项目有应用 V2X 路侧设备。

13、ETC 后装市场的进展情况如何?ETC 今年会大规模更新替换吗?

回复:后装 OBU 市场有回暖迹象,公司 2023 年 OBU 订单量和销售量较 2022 年已有明显增加。从 OBU 产品平均使用寿命来看,预计今年开始更换潮会陆续到来,有一波更新替换需求。

14、ETC 业务后续增长点或驱动力在哪里?

回复:前装 ETC 方面,随着 ETC 使用率的普及,车企选配规模也在增加,公司近两年前装 ETC 业务增速有比较明显提升。

后装 ETC 存量市场方面,一是 2019 年在政策红利推动下,ETC 车载单元 OBU 大规模上车,从 OBU 产品平均使用寿命来看,预计今年开始更换潮会陆续到来,有一波更新替换需求。二是,二手车交易量提升带来的再安装率提升。

后装 ETC 增量市场方面,目前全国 ETC 使用率接近 70%,ETC 产品性能稳定性提升和便捷性预计也会带来渗透率的提升。如交通运输部交通守望者方案推广应用,高速公路车路协同会为车主带来更多智能、便捷、高效的驾乘体验,预计会带动新一轮市场需求。

15、交通守望者方案推广进展如何?

回复:该方案已在部分地区试点验证,预计未来该方案会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渐推广应用,由此通过 ETC 产品和系统的升级,将带来新的市场需求增长。公司围绕路网中心发布的“交通守望者”应用,已推出基于 ETC 的智慧高速车路信息交互解决方案及新一代智能语音 OBU、多波束 RSU 等交通守望者系列产品。

16、2023 年年度业绩和 2024 年一季度业绩回顾,公司今年业务情况进展以及全年业绩预期情况?

回复:(1)2023 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12 亿元,同比上年增长 4.32%,实现归母净利润 4931.76 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56.12%。

2023 年公司坚持聚焦主营业务,持续大力发展智慧高速、城市数字交通、车路协同、汽车电子四大业务集群。公司在原有传统 ETC 业务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了高速公路智能收费机器人、车路协同、汽车电子等业务的突破与增长。与此同时,公司持续优化资产结构、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推进降本增效措施,不断提升整体业绩水平。

公司全年业绩情况,敬请关注公司在指定信息披露媒体发布的定期报告。

17、公司未来三年业务展望?

回复:公司长期看好智慧交通行业发展。

从公司业务布局具体来看:

一是传统 ETC 方面。ETC 车载单元 OBU 在 2019 年政策红利推动下大规模上车,根据 OBU 的平均使用年限,预计最近几年将会有一波更换潮,带动 ETC 新一轮需求。

二是新一代 ETC 方面。交通运输部从 2023 年开始一直在推行基于 ETC 的车路协同信息交互方案“交通守望者”,预计也将带动新一波增量需求。公司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推进方案技术落地和应用场景模型建设,依托全息感知创新研发了 ETC2.0路侧单元(RSU)和 ETC2.0 车载单元(OBU),推出多波束路侧天线、智能语音 OBU 等系列产品,并在部分省市推广试点交通守望者项目,力争打造创新标杆项目,为高速公路车路协同技术应用战略储备新发展动能。

三是 V2X 方面。V2X 发展正进入提速期。近年来,政府部门陆续出台一系列智能网联利好政策,推动智能网联、车路协同、自动驾驶行业发展。截至 2023 年底,全国共建设 17 个国家级测试示范区、7 个车联网先导区、16 个智慧城市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开放测试示范道路 2.2 万公里,发放测试示范牌照超 5200 张,累计道路测试总里程 8800 万公里,自动驾驶出租车、干线物流、无人配送等多场景示范应用有序开展。

总体来看,智能网联汽车已从小范围测试验证转入技术快速演进、规模化应用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此背景下,2024 年 1 月工信部、交通运输部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推动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产业化应用,试点期为 2024-2026 年,预计车路协同即将迎来发展提速期。

公司是行业较早开展 V2X 技术研发的企业,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公司系交通运输部智能车路协同关键技术及装备行业研发中心牵头单位。公司与众多车企携手合作,共同探索智能网联、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应用,从底层通信模组到终端产品再到应用协议栈,全链条自主研发,具备行业领先的 V2X 技术水平。

公司积极开展车路协同相关前沿技术研究,打造了完整的智能网联车路云产品体系,包括车载 V2X 系列产品、路端 V2X 边端系统集成产品(含感知、MEC 边缘计算、V2X 路侧 RSU 等)、云端车路协同云平台和 C-V2X 车载 HMI 人机交互系统等。

四是智慧交通数字化转型升级方面。随着近期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政策的推动,有望持续打开智慧交通新增量空间。根据相关政策文件,今后 3 年推进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的实施路径,对于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推进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期出台的政策对于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有较大的推动力度,各地方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预期会加大。

公司持续聚焦智慧交通领域,秉持“让交通更智慧,让生活更简单”的企业使命,专注于智慧交通领域数字化、网联化、智慧化建设。公司聚焦智慧的路和聪明的车两大核心场景,面向智慧高速、城市数字交通、车路协同、汽车电子业务领域的智慧收费、智慧停车、智慧高速、智慧路口、智能网联、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等业务场景,提供“解决方案+I0T 智能硬件+边端系统”全栈式服务,赋能交通管理实现智慧升级,服务公众安全、便捷、畅通、高效出行。

18、公司和华为的合作基于哪些方面?目前合作进展如何?

回复:公司是华为鸿蒙生态系统智慧交通领域合作伙伴,实践“OpenHarmony+智慧交通”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提升,在互联互通的环境下促进智慧交通数字化升级。公司与华为展开常规技术合作交流,公司正在研发鸿蒙控制器等产品,是公司自身基于华为鸿蒙开源系统所进行的开发。

本条资讯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声明:本内容仅用作提供资讯及教育之目的,不构成对任何特定投资或投资策略的推荐或认可。 更多信息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