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白银价格飙升背景下光伏行业推进“降银”技术,晶科能源验证银包铜技术

金融界 ·  05/22 23:00

近期,全球期货市场中的金属价格掀起了一轮狂潮,特别是白银价格,已经攀升至11年来的新高点。据市场数据显示,截至5月22日,上海期货交所(SHFE)白银年内涨幅高达39.13%,价格达到8343元/千克。与此同时,伦敦现货市场白银价格也站上31美元/盎司,年内涨幅超过30%,创下2013年以来的新高。

这一价格飙升对于光伏行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作为光伏电池的第二大成本,银浆价格成本的增加,使得光伏行业面临“降银”的迫切需求。银浆在光伏电池制造中占据重要地位,其高纯度银粉生成的银浆通过丝网印刷工艺赋予电池导电性能,且在电池非硅成本中占比最高,约为12%。在剔除硅片成本后,银浆成本在非硅成本中占比更是高达35%。

随着光伏行业向更高效、更环保的N型电池(如TOPCon、HJT等)迭代,银浆的需求量也成倍上升。TOPCon电池单片银浆耗量增长近80%,HJT电池单片银耗量近乎翻倍。因此,市场预计随着N型电池的占比逐渐增高,未来银耗将进一步提升。

在这一背景下,光伏行业正加速推进少银化、去银化的技术研发工作。目前,包括OBB(无主栅技术)、银包铜、电镀铜等多项“降银”技术路线正在加速推进,并陆续进入量产阶段。这些技术的实施旨在减少光伏电池制造中对白银的依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光伏组件的性价比。

以晶科能源为例,该公司已经完成了激光辅助烧结技术的全部导入,并计划通过0BB技术和特殊网板技术的组合使用,进一步降低银耗。同时,公司也在同步验证银包铜和电镀铜技术,预计在未来两年内有机会应用到生产中。

奥特维也宣布,其0BB技术已在TOPCon上取得突破,实现了单片银耗降低10%以上的效果,并已达到量产条件。通威股份则通过采用铜互连(THL)技术,成功推出了无银化的光伏组件,标志着光伏行业正逐步迈入无银化时代。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白银价格的长期上涨趋势将给光伏行业带来持续的成本压力。因此,光伏行业需要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快“降银”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熟,未来光伏行业有望实现更高效的能源转换效率、更低的制造成本和更长的使用寿命。这将有助于推动光伏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为全球能源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做出重要贡献。

声明:本内容仅用作提供资讯及教育之目的,不构成对任何特定投资或投资策略的推荐或认可。 更多信息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