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钛合金业务加速利润释放,年内累计回购32次的天工国际(00826)迎布局良机

智通财经 ·  05/21 22:31

在钛合金业务表现亮眼的同时,天工国际的基本面亦迎来了明显改善。

5月21日,天工国际(00826)旗下正冲刺北交所上市的子公司天工股份(834549)发布了2024年的一季度报告。

数据显示,得益于钛合金产品在消费电子领域的持续突破,天工股份报告期内的收入为1.84亿元,同比增长29.58%,归母净利润为4754.07万元,同比增长107.82%,净利率为26.23%,较2023年同期16.28%大幅提升10个百分点,较2023年第四季度提升近13个百分点。

这就意味着,持续打入消费电子头部品牌的钛合金业务迎来了利润的加速释放,该业务作为天工国际的新增长曲线,在经过2023年的高成长后依旧保持着强劲增长,持续推动着天工国际内在价值的提升。

而在钛合金业务表现亮眼的同时,天工国际的基本面亦迎来了明显改善,其整体业务经营已进入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有望于2024年重回增长轨道,这在以下几个维度有所体现:

其一,天工国际基本面已于2023年下半年触底回升。

2023年中,天工国际上半年在海内外需求低迷的双重“夹击”下,营收端与利润端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但进入下半年后,天工国际的收入同比增长11.26%,毛利同比增长16.23%,下半年业务的企稳回升带动天工国际2023年全年的收入增长1.9%至51.63亿(人民币,下同),毛利亦实现了同比持平。

具体来看,高端业务高成长贯穿全年以及工模具钢(模具钢与高速钢的统称)需求的回升成为了天工国际2023年下半年业务发展企稳回升的关键原因。

在高端业务方面,得益于粉末冶金在高端刀具中的不断渗透,切削工具业务2023年收入增长19.7%;同时,钛合金产品打开消费电子市场实现了高成长,2023年钛合金业务大增165.9%,成为了天工国际的第二大业务。而在工模具钢方面,得益于下半年国内经济的企稳,国内下游市场需求回升,模具钢以及高速钢的收入均实现了环比增长。

从2023年的业绩变化不难看出,天工国际的高端产品凭借领先的技术优势于市场中供不应求,因此高端业务展现出了良好的成长性,是推动业绩增长的主要力量。而工模具钢能否实现持续增长的关键原因则在于稳定的市场需求以及高端产品和技术的渗透。

其二,国内外市场需求有望于2024年持续增长。

在国内市场中,为提升国内需求,确保2024年的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年内已发布了多项重磅刺激政策,其中便包括了国务院印发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该《方案》要求推进重点行业设备、基础设施领域设备、交通运输设备、老旧农业机械以及教育文旅医疗设备的更新改造;同时,实施汽车、家电、家装消费品的以旧换新。该《方案》的推出将拉动全国市场需求的增长,以汽车行业为例,2024年1至4月我国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0.2%。

毫无疑问,随着上述重磅政策的持续推进和落地,国内今年的市场需求有望迎来加速回升,无论是各行业的设备更新、还是以汽车为代表的消费品的以旧换新,都将刺激市场对天工国际全系列产品的需求,天工国际迎来成长新契机。

而在国外市场中,美国降息周期即将开始,这将使海外需求迎来一定程度的复苏。由于通胀的反复,市场虽然对美国6月降息的预期有所降低,但鉴于美国经济现状以及债务压力,美国年内降息亦是大概率事件。且从库存角度看,海外渠道商的去库存已接近尾声,补库存有望先需求见底而反弹,因此今年海外市场需求有望较2023年有所改善。

其三,产品持续涨价,价格向下游的成功传导有望带动天工国际盈利能力的提升,从而推动业绩加速增长。

今年以来,在美联储降息预期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上游的金属价格持续涨价。作为特钢行业的领先企业,天工国际已实现了上游成本向下游的成功传导。早在今年的1月10日,天工国际便在其公众号上发布首次涨价的消息,在这之后,天工国际又陆续发布了8次产品涨价的消息,工模具钢、刀具等各系列产品接连涨价。

对于天工国际而言,成本端的上涨反而是公司实现盈利能力提升的好机会,这不仅是因为成本可实现传导,亦是因为天工国际工模具钢产能全球第一,规模效应能让公司在原材料成本方面更具优势,从而实现比同行更为优秀的盈利水平。

可以预见,随着基本面的触底以及2024年海内外市场需求的回升,制约天工国际发展的最大不利因素将逐渐消除,公司的工模具钢业务有望一改颓势实现稳健发展,而在高端产品方面,随着粉末冶金应用的持续推进,切削工具产品矩阵的不断完善以及钛合金加速渗透带来的高成长,天工国际的高端产品将展现出更大的成长弹性,再加上产品持续涨价带来对盈利能力的提升,天工国际2024年业绩重回增长轨道具有较高的确定性。

对天工国际发展最具信心的,当属公司管理层。智通财经APP发现,自发布2023年全年业绩后,天工国际于3月27日开始,持续回购自家股票,截至5月21日,回购次数高达32次,年初至今回购股票数量高达2955.2万股,保守预计耗资超4000万港元,不排除未来公司持续回购的可能。

而管理层大额回购的背后,一方面是对公司未来发展的看好,另一方面是鉴于天工国际真实价值被明显低估。截至5月21日收盘,天工国际PB估值仅有0.64倍,处于五年来的最低水平,较五年来的中位值1.2倍仍有较大的上涨空间。

目前,港股已进入了技术性牛市,随着市场氛围的转暖,市场资金将持续挖掘兼具成长确定性与低估值的标的,届时天工国际有望在基本面向上的催化下迎来价值重估,而当下或许便是布局天工国际的好时机。

声明:本内容仅用作提供资讯及教育之目的,不构成对任何特定投资或投资策略的推荐或认可。 更多信息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