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拆解维他奶国际(00345)最新财报:疯狂“卷”饮料?

智通财经 ·  05/21 09:38

5月20日,吃喝板块大幅走高,沉寂许久的维他奶国际(00345)也向投资者送上了“表演秀”。              

5月20日,吃喝板块大幅走高,沉寂许久的维他奶国际(00345)也向投资者送上了“表演秀”——当日早盘,维他奶股价强势拉升,盘中一度飙升15.5%。截至收盘,股价大涨11.54%,报于7.25港元。

消息面上,维他奶公布最新业绩预告表示,集团预期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财政年度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将取得港币1.06亿元至港币1.26亿元,同比大约上升132%至176%。公告称,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内地业务的经营溢利大幅增加。

盈利大增≠收复内地市场

如何收复内地市场,一直是梗在维他奶心头的“老大难”问题。这一点亦可以从它的最新财报窥出。

然而,此次负面事件带来的“蝴蝶效应”不止于此。

股价方面,智通财经APP注意到,维他奶股价自2019年6月创下46.2港元的历时高点后,“长牛”走势便戛然而止,处于波动起伏的状态。

据财报数据显示,2022财年,该公司营收为65.01亿港元,同比下降13.55%;净利润为-1.59亿港元,暴跌129%。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维他奶近20年来首次亏损。

2023财年该公司营收则为63.41亿元,同比下滑2%;净利润为0.49亿元,相对于2022财年亏损表现有所好转,但不可否认的是营收则继续处于下滑趋势。其中,期内内地营收为

35.09亿元,同比下滑9%。

而到了2024年财年中期,维他奶整体收入为33.91亿元,同比下滑7%,净利润为1.63亿元,同比增长15%。期内,维他奶国际内地市场收入依旧有所下滑,录得营收为17.98亿元,同比下滑6%,但好在盈利显现增长之势,同比增长36%至1.90亿元。由此可见,在品牌危机爆发后,虽然盈利有所扭转,但营收增长则成了公司的一大难题。

在最新的业绩预告中,维他奶对于盈利大增的表现归功于——中国内地业务的经营溢利大幅增加所致,但说句实话盈利的增长并代表营收的增长,盈利的增长有可能是降本增效所致,从收入的层面来看,该公司并未真正的恢复内地市场。

“内卷”+低估的赛道 反弹空间有限?

虽然修复内地市场是维他奶解决营收放缓瓶颈的关键之处,但在越来越“卷”的饮料赛道,“谈修复市场”并不容易。

维他奶国际旗下的饮品大多属于软饮料赛道,软饮料主要是指饮料中的乙醇含量在0.5%以下的非酒精饮料,包括包装饮用水、果蔬汁类及其饮 料、蛋白饮料、碳酸饮料(汽水)、特殊用途饮料、风味饮料、茶(类)饮料、咖啡(类)饮料、植物饮料和固体饮料。

近年来,消费者在选择饮食时最首要的三个因素是“健康”、“多样化”以及“均衡”,营养健康的饮食习惯已成为目前的食品消费趋势。由于“茶文化”和“健康文化”的盛行,促进了软饮料细分行业茶类饮料行业、植物蛋白饮料行业的快速发展。

从市场规模来看,当前的软饮料赛道已经呈现“缓慢增长”的成熟阶段。

据相关研报数据披露,中国软饮料行业的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3,726.1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4,637.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6%。未来中国软饮料行业的市场规模发展较稳定,整体呈小幅度上升趋势,预计中国软饮料行业2027年市场规模为4,719.0亿元,2022年至 2027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0.3%。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软饮料细分行业数量较多,市场较为分散,行业内竞争十分激烈。

就拿维他奶两大主要产品“维他豆奶”和“柠檬茶”来说,亦面临着激烈竞争。

据国海证券引用的中国报告网数据,2020年,豆本豆在中国内地豆奶市场份额为20.7%,维他奶的市场份额只剩下16.9%。另据欧睿国际数据,截至2021年底,豆本豆在中国内地市场份额达到23%,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而不止于此,除了面临“老对手”豆本豆的激烈竞争外,祖名、唯怡和伊利精选等品牌亦在分食维他奶的市场份额。

再来看“柠檬茶”市场,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和市场教育的成熟,无糖茶饮料以高增速成为饮料行业新的增长引擎。红极一时的柠檬茶也日渐式微,面临各种无糖茶饮品牌不断抢食市场份额。

受上述行业趋势影响,维他奶也开始推出新品寻找新的增长可能性。譬如,近年来,试水高端豆奶产品"多营"植物奶系列、无糖饮料、咖啡大师茶艺大师系列等。但目前来看,并未形成规模效应达到助力业绩增长的效果。

回到二级市场上,当前的饮料板块则处于价值相对低估的状态,估值企稳还有待时日。其中,国泰君安指出,2023年消费行业从年初欣欣向荣到Q2消费力转弱,增长转变导致估值屡创新低,啤酒、大众品等估值已达历史最低点,白酒估值也已达历史30%分位附近,主流公司PE跌至2024年20倍以内,估值已跌破历史最低点。短期看行业相对低估,但长期稳态估值仍待未来预期企稳。

综上来看,在估值尚未企稳的当下以及越来越“卷”的赛道,内地市场尚未真正恢复的维他奶当前的反弹空间恐较为有限。

声明:本内容仅用作提供资讯及教育之目的,不构成对任何特定投资或投资策略的推荐或认可。 更多信息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