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百洋医药并购制药版块,持续丰富产品矩阵

金融界 ·  05/20 04:24

5月20日下午,商业化CXO龙头百洋医药(301015.SZ)发布关于拟收购上海百洋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洋制药”)等公司控制权的公告。为进一步丰富公司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布局,百洋医药宣布拟以8. 8亿元现金收购百洋制药60.199%股权,这一里程碑式的交易标志着百洋医药正式从品牌商业化平台升级为支持源头创新的医药产业化平台,进一步增强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公司在医药行业的竞争力,为股东创造价值。

收购优质“现金奶牛”,斩获持续放量大单品

据公告,百洋制药是一家专注于中药现代化和缓控释制剂研发生产的医药制造企业,主要产品包括肝病领域独家中成药品种扶正化瘀,以缓控释制剂技术为核心的二甲双胍、硝苯地平、塞来昔布等高端制剂。2022年度、2023年度,百洋制药营业收入分别为6.35亿元、7.60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09亿元、1.35亿元,预测2024年度净利润为1.48亿元,盈利能力强劲。

其中,其权重产品扶正化瘀,是百洋制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中成药产品,也是国内首个在美国完成Ⅱ期临床试验的肝病领域中成药,用于慢性肝病引起的肝纤维化、肝硬化,长期服用可降低乙肝肝硬化患者肝癌发生风险。凭借扎实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和良好的临床应用实践,扶正化瘀已成为医院市场抗肝纤维化领域份额第一的产品,进入百洋医药上市公司体系之后,将在零售端充分释放品牌价值。

除中成药产品外,百洋制药还有一系列缓控释制剂产品,其中自主研发生产的渗透泵控释型盐酸二甲双胍奈达,患者只需一天服用一次,就能平稳控糖,极大提升了患者用药依从性。该产品打破了渗透泵控释技术的专利封锁,不仅于2018年底通过美国FDA上市批准,也是国内首个获批的渗透泵控释剂型二甲双胍,目前已被纳入医保,实现了高端制剂的国产替代。

据公开消息,百洋制药拥有两个具有技术特色的研发生产基地。位于上海的现代化中药研发生产基地和位于青岛的缓控释制剂研发生产基地,青岛药厂多次“零缺陷”获得美国FDA的cGMP(动态药品生产管理规范)认证,产品可实现中美共线生产、同报同销。据公告,两家药厂仍在进行管线扩建工程,预计2024年可投产。随着产线升级及扩充,产能提升,百洋制药的盈利能力将进一步增长。

双方业务协同实现资源共享与价值裂变

百洋医药是专业的健康品牌商业化平台,核心业务是为医药产品生产企业提供商业化整体解决方案,2023年实现营收75.64亿,归母净利润6.56亿元。

通过本次交易,百洋医药将获得百洋制药扶正化瘀系列、二甲双胍、硝苯地平等缓控释制剂系列产品,进一步丰富上市公司的运营产品矩阵,更提高了自有产品占比。

交易完成后,百洋医药能够借助百洋制药在肝纤维化治疗领域及缓控释制剂领域的生产研发经验,进军市场规模庞大的医药制造业,拓宽其在医药行业上游的版图,提升公司整体的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百洋制药能够依托百洋医药专业的商业化能力和成熟的营销渠道,进一步提升其核心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实现产品商业化价值释放。

一直以来,百洋医药专注在健康品牌商业化赋能,打造运营包括迪巧、泌特在内的多个过十亿级、亿级的知名产品。近年来,协同大股东百洋医药集团的创新孵化生态,百洋医药陆续开始承接First in Class水平的创新药和突破“卡脖子”技术的医疗器械产品商业化运营。

随着本次收购制药业务,百洋医药将从商业化平台升级为支持源头创新的医药产业化平台,承接源头创新成果的生产制造和商业化运营。该战略举措不仅为上市公司带来持续增长的营收和利润,也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

声明:本内容仅用作提供资讯及教育之目的,不构成对任何特定投资或投资策略的推荐或认可。 更多信息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