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百度的AI猛药起效了吗

AI财经社 ·  05/17 07:14

最近,百度的日子过得内忧外患。

先是自家公关一号“自曝”狼性文化,给自家公司制造了一场舆论危机。虽然几天后,百度高级副总裁崔珊珊在内部会议上,重申了百度“简单可依赖”的价值观,但百度的公众形象无疑受到了伤害。

“内患”未解之时,对手们纷纷“上新”:OpenAI、谷歌、字节、华为等大模型劲敌扎堆迭代新产品,AI应用加速进入深水区。

李彦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AI交出一份满意答卷,给百度注入一针强心剂。

5月16日美股盘前,百度公布了2024第一季度未经审计财报。AI,意料之中成为了百度在财报中奋力对外输出的关键词。

晚间财报会上,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披露了几个积极数字:百度搜索上已有11%的结果由AI生成;生成式AI为百度智能云贡献了6.9%的收入;AI已帮百度实现了广告变现,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每季度都带来了数亿元的增量收入。但市场对于百度的这剂AI猛药,仍表现出了观望姿态。财报公布后,百度美股开盘后一度下跌,最低跌至-4.9%,后逐步回升,截至收盘股价上涨1.66%。

1、利润离不开降本增效

当下,保住利润与现金流,是百度战略的重中之重。毕竟百度目前的核心搜索产品DAU用户黏性偏弱;在经济承压环境影响下广告增长乏力;AI又处于商业化早期,且需要长期投入。据财报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百度实现营收315.13亿元。归属百度的净利润(NON-GAAP)70.11亿元,同比增长22%;归属于百度核心的净利润(NON-GAAP)66.28亿元,同比增长26%。但在GAAP口径下,一季度百度的净利润变为54.46亿元,同比下滑6%——市场认为,利润变化主要受到了投资行为影响。为力保利润不失,在积极为AI输血的同时,百度也没有停下“降本增效”的脚步。财报显示,百度一季度资本开支同比陡增56%,其中很大一部分应投向了AI硬件建设。同时,百度的核心研发费用下降了1%;期权激励项同期下滑了24%。可以合理猜测,百度上一季度的人员成本,很可能出现了收缩。

当然,此时百度头上最大的压力,仍来自于“造血”引擎不足。据财报显示,体现百度广告收入的“在线营销收入”为170亿元,同比仅增长2.7%。与之相对,同期公布财报的腾讯“网络广告”受益于视频号带动,收入同比大增26%。广告增长遇到瓶颈,百度对此的解释是第一季度房产以及垂直领域广告主投入意愿下降。但作为今年的投放大门类,AI广告对百度的刺激,又还不足以填补这一缺位。尽管李彦宏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目前百度搜索上已有11%的搜索结果由AI生成。”但据海外报道,广告大户Meta与谷歌,AI已能够直接为公司贡献10%左右的广告收入。另据市场人士对「市界」透露,据其观察今年一季度,月之暗面发布的Kimi大模型在各平台广撒投放:“有一段时间,不论是搜文心一言还是搜通义千问、智谱AI,百度上第一条出现的都是Kimi。”争先入局大模型的百度,却能容忍竞品投放凌驾于自家产品,也侧面印证了百度的广告焦虑。

2、AI需要大客户

保住利润“现金牛”之外,真正能体现百度AI实力的核心业务仍在“百度智能云”上。据财报显示,第一季度智能云营收47亿元,同比增长12%——生成式AI贡献的收入比例占其中的6.9%。

不过数亿元的收入,还不足以化解百度的竞争焦虑。对手不断追赶上来,据调研机构“Similarweb”4月数据显示,文心一言的日均访问量在国内排名落至第二位。

要大幅提升云业务收入,终归要从to B层想办法。特别是进入到今年,随着大模型基础层玩家悉数入场,AI竞赛已从卷算力、卷技术,进入到了卷生态、拼“获客”的阶段。今年4月,随着竞赛转场升级,中美业界同时上演了一场激烈的“开闭源”之争。作为国内发布较早、也率先收费的百度,是否能保持领先身位,开始遇到更严峻的挑战。简而言之,“开闭源”之争意味着下一站的大模型比拼基础逻辑——开源模型,利于拔高生态;而闭源模型则依赖API调用,安全性更好,但更利于平台方收费,回收成本。今年3月,针对闭源的OpenAI,马斯克将旗下大模型Grok-1开源。4月,Meta发布了新一代开源Llama 3大模型。原本选择闭源的谷歌,也在近日上线了开源的Gemma 2大模型,开源闭源齐头并进。在国内,开源大模型以阿里云为代表,以“现金+算力”的模式,将月之暗面、Minimax、百川智能等明星创企投了个遍。“大模型五虎”里,零一万物、百川智能也都选择了开源。与百度站在一起的,一线公司里只有智谱AI等少数选手。

百度的闭源选择是否正确?今年以来,李彦宏的每次露面,几乎都是站在中心呼吁行业“卷应用”。4月11日,他更在内部讲话中表态:“大模型开源意义不大,技术落后,闭源才能走通商业模式。”但反对者大有人在。360创始人周鸿祎迅即反驳:“开源有生态之后,发展会非常快。说这话的公司(指百度)自己都是借助开源的力量才成长到今天。”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亦公开谈到:等闭源技术迭代曲线缓慢下来,开源会上去。自己“不会投资中国的基座大模型创业公司”。据内部人士向「市界」透露,李彦宏在百度内部对周鸿祎的表达十分不满。但百度如何在闭源之中打开“获客”局面,仍挑战重重。据百度介绍,截至2024年4月9日,百度AI应用商店月活跃用户超过40万;为努力留客,百度在大模型中也预置了包含Llama、百川、ChatGLM在内的十余个主流开源模型;便于用户更灵活调用。但据「市界」了解,业内认为,百度大模型提供的“智能体”使用价格仍然较高,对于小公司,选择百度的不少服务需要数十万到百万之间的投入,劝退了一些有意试水AI生成的初创公司。

3、难解流量焦虑

搜索产品与广告收入不断被短视频平台分流;AI需要更广泛的落地,以及更为低廉的获客成本,百度此刻对于流量的焦虑症尤为明显。近日,周鸿祎也在接受媒体访谈时表示:大模型需要被拉下神坛,走进百行千业、千家万户;也要越做越小,模型需要上手机、上电脑、上车,找到垂直场景。据「市界」了解,周鸿祎在360内部专为周鸿祎新组建了AI相关的直播与市场团队,以打造人设、拉动流量。某种程度上,“璩静事件”的意外爆发,也折射出了百度当下对流量、以及“狼性”战斗力的迫切需求。「市界」从百度内部了解,今年年初开始,百度公关部便被全员要求做短视频账号,且有较重的KPI考核。不过,璩静的激进做法,也遇到了内部挑战。一位百度员工告诉「市界」,4月前后,崔珊珊就亲自过问璩静,团队做的短视频“为什么条条都能过万”,要求其解释。虽然舆情事件发生后,百度在一年一度的先进颁奖活动上,再度重申了“简单可信赖”的文化;但百度的流量焦虑,并不会随着璩静离职被“秒批”而轻松化解。内忧外患之中,百度对于曾给予发展空间的“第二增长曲线”,也制定了更为紧迫的盈利时间表。

5月15日,百度Apollo在武汉发布了“萝卜快跑”的第六代无人车。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裁王云鹏在会上豪言:特斯拉想要做到当前百度的全无人运营水平,需要少则3年、多则5年。但据“晚点”报道,百度内部已对“萝卜快跑”制定了盈利时间表。今年4月,王云鹏在一封内部信中说:先有1亿营收,再有1亿利润。此外,外界也期待百度可以拿出更大力度回购股票,以提振市场信心。据财报披露:2024年第一季度,百度回购金额为2.29亿美元;而同期,阿里在财报中公布的回购力度为48亿美元;腾讯则表示会以148亿港元回购股份。外界猜测,百度此时或许想将更多现金流,留给AI投入。

声明:本内容仅用作提供资讯及教育之目的,不构成对任何特定投资或投资策略的推荐或认可。 更多信息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