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价涨量缩 “辣条一哥”卫龙(09985)何时走出低谷?

智通财经 ·  01/29 04:09

1月29日,大摩预计今年卫龙(09985)净利润增长预计为6%,维持其“与大市同步”评级,目标价由9.1港元下调至6.8港元。

智通财经APP获悉,“辣条第一股”卫龙美味(09985)股价在2022年底成功在港交所上市时,经历短暂“高光时刻”之后,便一路下探,2023年3月14日公司股价触及最高点12.4港元,此后股价一路下跌,至今5.72港元,已跌超五成。近日,大摩发表报告称,卫龙将在2024年受惠于原材料价格良好趋势,可能逐渐会有更好的利润预期,但受到不利的销售渠道变化的影响,收入仍然存在不确定性。

作为辣条行业的龙头老大,卫龙辣条价格亲民、味道上头,一直都深受消费者喜爱,但随着卫龙产品价格的提高,这种固有印象在发生改变。卫龙辣条正在面临着消费者买不动、不愿买的尴尬境地。

卫龙的产品主要分为三个板块,首先是调味面制品,包括大小面筋、亲嘴烧在内的辣条,其次是以魔芋爽与风吃海带为主的蔬菜制品,最后是豆制品与其他产品,主要包括软豆皮与卤蛋。从数据上来看,据公司财报披露,卫龙主营的三大板块在过去数年里都经历了大幅向上调价的过程。单看2023年上半年,调味面制品板块涨幅最大,同比增加了27%,甚至跑赢了LV热门包款每年10%—20%的涨幅。

深究卫龙涨价的原因,或与产品销量的下滑有关。财报显示,2022年,卫龙调味面制品所得收入由2021年的29.18亿元减少6.8%至27.19亿元,销量也从2021年的19.36万吨减少4.30万吨至15.06万吨。为了抵消相对高价带来的销量下滑影响,卫龙只得继续提价。

卫龙以价换量的效果在业绩中已经显现,2023年上半年,卫龙归母净利润4.47亿元,实现扭亏为盈。尽管如此,但如饮鸩止渴般通过提升单价来提高总收入的方法,或容易将公司拖入价涨量缩的死亡螺旋。有行业人士提醒:“涨价来推高业绩这一做法长期来看可能会对销量增长带来冲击,因此企业需要把握好涨价的幅度,避免价格过快上涨导致销量大幅下滑,进而伤害到业绩的增长。”

此前,国金证券在2023年上半年业绩点评中表示,卫龙提价压力尚存。该行指,2023年上半年卫龙面制品恢复不及预期,主要是流通渠道仍有压力,同时考虑到提价对销量的影响较大,下调卫龙业绩预期。

除此以外,卫龙越来越甜的口味也被不少人所诟病,甚至被人称为不辣的甜条。嗅到商机的其他品牌则快速跟进,其中麻辣王子最为典型。不同于卫龙的甜辣口味,麻辣王子坚守最初的麻辣风味,同时价格也十分亲民,吸引了一大批因性价比和口味而被卫龙劝退的消费者。辣条行业甚至流传着南“玉峰”(麻辣王子)、北“卫龙”的说法。

在麻辣王子爆火后,卫龙选择了迅速跟进,2023年9月份推出了一款新品——霸道熊猫麻辣辣条,价格迈上了一个新台阶,36小包的组合装售价近32元,相当于每500克的价格27.7元,这样的“高端”辣条,或很难夺回因高价而流失的消费者。

此外,卫龙还存在过度依赖线下渠道的问题,而对线上渠道的拓展力度明显不足,而年轻用户的消费偏好渠道在线上。数据显示,2019-2021年,卫龙线下渠道实现收入在公司营收中的占比为92.6%、90.7%、88.5%,而线上渠道收入占比仅为4.2%、5.6%、6.3%。

1月29日,大摩发布研报称,零食产业主要透过零食折扣和电子商贸扩张,不过,最为受惠的通常是规模较小的企业或自有品牌,或是渠路转型速度快速的品牌。该行认为,这并不利于卫龙,因为集团的线下销售中,约四成是来自传统KA(大型连锁)。由于零食折扣店和电商较关注低线城市,集团或面临收入和定价结构的不确定性。该行预计今年卫龙的净利润增长预计为6%,维持其“与大市同步”评级,目标价由9.1港元下调至6.8港元。

声明:本内容仅用作提供资讯及教育之目的,不构成对任何特定投资或投资策略的推荐或认可。 更多信息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