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方正证券:高股息稀缺资产的短/中/长期逻辑未发生变化 交易也并不拥挤

智通财经 ·  01/15 03:10

智通财经APP获悉,方正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经济增长中枢二次下行,凸显出海/高股息稀缺资产的投资回报率(ROE)优势。出海企业和高股息稀缺资产的基本面在最近两年都没有太大的变化,当前市场交易热度显著提升,主要是时代的β驱动的:地产进入下行周期,海外业务扩张可以带来企业的新增长点,而高股息稀缺资产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兼具稳定的盈利能力和较低的估值水平,将会迎来中长期的重估。

▍方正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高股息稀缺资产的短/中/长期逻辑未发生变化,交易也并不拥挤。

(1)在“稳增长”政策效果落地之前,高股息稀缺资产的短期防御属性将继续凸显;(2)居民存款搬家到保险,会中期增加保险资金对于高股息资产的配置需求;(3)中游制造产能过剩,高股息稀缺资产的垄断优势能够长期提升定价权。同时,基于勒纳指数筛选出来的高股息稀缺资产的估值水平和交易拥挤度也处于相对低位。

地产下行/预期收益率二次下台阶,将驱动高股息稀缺资产重估。

2010年经济增速和预期收益率第一次下台阶,市场交易主线从之前高回报率(ROE,下同)的周期股,转向新增长点的TMT和中等回报率的消费核心资产;当前地产下行将会带来预期收益率第二次下台阶,消费核心资产将会面临ROE和估值中枢下移,市场交易主线将会转向新增长点的出海/科技和中低等回报率的高股息稀缺资产。

时代的β:经济增长中枢二次下行,凸显出海/高股息稀缺资产的投资回报率(ROE)优势。

出海企业和高股息稀缺资产的基本面在最近两年都没有太大的变化,当前市场交易热度显著提升,主要是时代的β驱动的:地产进入下行周期,海外业务扩张可以带来企业的新增长点,而高股息稀缺资产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兼具稳定的盈利能力和较低的估值水平,将会迎来中长期的重估。

从核心资产到稀缺资产:新增长点的出海+供给约束的上游资源(煤炭/有色)+垄断优势的公用事业(水/电/交运/通信)。

地产下行周期将会带来预期收益率第二次下台阶,之前被投资者“忽视”的中低等回报率资产(稀缺资产)将会迎来重估——(1)新增长点的出海:不同于2000-2010年的增量市场,当前制造业出海更多是存量博弈,并非所有海外业务占比高的企业都能重估,需要进一步精选制造业的全球竞争优势;

(2)供给约束的上游资源:全球/国内制造业供给过剩,将会提升供给约束的资源品的定价权,带来资源股盈利能力持续稳定回升;

(3)垄断优势的泛公用事业:高质量发展“硬科技”转型升级,需要新型举国体制下的大量财政补贴支持,会加速土地财政切换到股权财政,也就是国企垄断生产要素(水/电/煤/交运/通信)的“价值重估”。

金融高质量慢牛,行业配置坚守“八二法则”:

建议80%的仓位长期配置3类稀缺资产:供给约束的部分资源品(煤炭/有色)+国企垄断的中特估(水务/电力/交运/通信)+技术壁垒的硬科技(AI算力基建)。剩下的20%仓位可以博弈阶段性高弹性的品种,尤其是市场预期过度向下超调和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区域的地产链周期股(银行/地产)。

风险提示: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超预期、盈利环境发生超预期波动等。

声明:本内容仅用作提供资讯及教育之目的,不构成对任何特定投资或投资策略的推荐或认可。 更多信息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