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新东方“爆火”,但行业笑不出来

新東方“爆火”,但行業笑不出來

觀察者網 ·  2022/06/15 05:11

(觀察者網訊 文/盧思葉 編輯/莊怡)隨着“新東方主播”話題登上熱搜,直播間在線人數驟增到10萬+時,新東方終於掃去了頭頂的一些烏雲。

在週一盤中暴漲100%後,港股新東方在線連續三個交易日大漲。6月15日,新東方在線盤中漲幅擴大至50%,本月累計漲幅超330%,股價來到2021年6月以來的最高位。

A股教育板塊也隨之拉昇,截至發稿,昂立教育漲停,凱文教育、中公教育、科德教育等跟漲超5%。

截至發稿,新東方在線漲幅42%

沉寂已久的教培行業終於迎來一波熱潮。教育“雙減”政策落地近一年,教培行業歷經寒冬,企業各尋出路,有的已經找到方向並出現雛形,有的還在爆雷、虧損的泥潭中掙扎。

教培企業花樣轉型

手拿白板用中英雙語介紹產品,新東方主播“雙語直播帶貨”近日火遍了全網,新東方的帶貨直播間“東方甄選”也衝進抖音帶貨榜前三名,GMV、 觀看數量都已躋身頭部直播間。

根據東方甄選所披露的數據,6月10日直播間GMV突破千萬元。就在一個月前的5月份,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對外披露的東方甄選平臺單日GMV還是100萬元。

“這次東方甄選受到大家部分肯定,只是一個開端,是無意中把以往的英語教學和賣東西結合起來。”俞敏洪在直播間説。事實上,這次“無意中”的出圈是新東方轉型直播6個月後才看見的曙光。

自2021年7月《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簡稱“雙減”政策)落地後,教培企業剝離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培訓,新東方便開始“多管齊下”探索各種新商機。

非學術類輔導、智能學習系統及設備、遊學與研學營、教材和數字化智能學習解決方案、專升本考試準備......在繼續部分教育業務之外,去年12月,俞敏洪宣佈帶領百名老師開啟直播項目,從“不務正業”的方向找尋生機。

6月10日“東方甄選”直播間,俞敏洪和多位新東方老師

與新東方一樣,過去一年,教培行業大舉轉型。

另一巨頭好未來直接將非教育培訓業務作為未來的重點投入方向,今年3月,好未來宣佈“進入二次創業階段”,向科技服務、生命科學等方向全面轉型。

好未來總裁兼CFO彭壯壯在2022財年Q4業績會上表示,好未來正在轉型為智能學習解決方案供應商。今年以來,好未來陸續成立多家子公司,經營範圍包括軟件開發、技術服務、智能硬件等多個領域。

大多數企業仍在原本的教育賽道中尋找機會,成人教育、職業教育、素質教育、智能硬件被認為是最有希望的幾個賽道。

高途押寶的也就是這四個業務。在今年Q1的財報業績會議上,高途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陳向東再次強調:今年高途繼續聚焦在線教育,投入大學生和成人教育、素質教育、素質教育以及數字產品四個重心業務。

其中,高途重壓的是考研教育。今年5月,高途集團大學業務負責人劉文勇公開表示:“高途大學生業務將以兩年為期,成為考研教育行業第一。”

自去年Q3業務轉型後,高途營收大幅下滑,但已經實現了連續兩個季度盈利。日前發佈的業績報告顯示,高途2022年Q1營收7.25億元,同比下滑62%,淨利潤為5372萬元,去年同期為淨虧損14.26億元。

高途2021年以來的季度淨利潤

另一實現季度盈利的網易有道重點投入在智能硬件、教育信息化業務上,將智能硬件、素質教育、成人與職業教育和教育信息化四大業務作為增長支柱。

除了頭部企業,中小教培企業也在找尋新出路,不少機構正在嘗試花式跨界轉型。

有進軍服裝行業的。去年10月開始,猿輔導傳出正在搭建設計師團隊,要賣成人羽絨服。同時,猿輔導相繼推出素質教育品牌“南瓜科學”和麪向政府和學校的To B教育新品牌“飛象星球”。

還有準備做餐飲的。今年2月,樸新教育對外宣佈正在評估快餐連鎖餐廳業務的機會,計劃開設餐飲門店。

也有撤離教育行業的。6月10日,瑞思教育發佈公告稱,公司完成與能鏈智電的合併交易,化身“充電服務第一股”。

行業轉型還在初期

在行業轉型的初期,新東方直播間的大火,為沉寂已久的教培行業帶來了好的信號。

中信證券的研報指出,主要頭部教培公司在剝離K9學科類業務後,目前均已基本完成業務調整,新業務也漸有起色。伴隨競爭迴歸理性,各公司盈利模型也在不斷優化,有望逐步迎來常態化盈利。

不過,認為“轉型成功”為時尚早。事實上,除了頭部教培企業的風光,大多數企業還在轉型中掙扎。

從最火熱的職業教育方向來看,去年開始,在諸多轉型方向中,職業教育被看作是下一個有望成為風口的賽道。今年5月1日,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正式開始施行,明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市場規模方面,2022屆中國高校畢業生達1076萬人,同比增加167萬人,就業競爭激烈,同時2022年1-4月中國城鎮調研失業率逐月上行,4月達6.1%,創2020年2月以來新高。在就業困難背景下,職業培訓和學歷提升需求大幅增加。

政策利好加上需求旺盛,職業教育培訓引得多個企業佈局。《2022中國職業教育行業報告》顯示,2021年職業教育市場共發生61筆融資,融資總金額超過78億元,融資數量與總金額均超過2020年,投融資數量在整個教育行業中的佔比,也達到近五年來新高。

上市公司凱文教育在日前發佈的2021年報中表示,將在素質教育之外,以學科共建、校企合作的輕資產模式探索職業教育。此外,專注職業教育培訓的粉筆教育已經在港交所遞表,啟動上市計劃。

而另一面,職教龍頭中公教育日前交出了一份上市以來首次虧損的業績報告。2021年,中公教育營收 69.12 億元,同比下降 38.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虧損 23.70億元,上年同期淨利潤 23.04 億元,由盈大幅轉虧。

諸多玩家湧入,但職業教育的前路並沒有想象中的廣闊。“其他教培機構的轉型加入雖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市場競爭。”中公教育董事長李永新在業績説明會上説道。

K12公司轉型職業教育讓賽道再次變得擁擠,不過究其原因,職業教育培訓普遍還在延續預收費、強銷售的模式,是高風險的根本原因。

職業教育培訓主要是考試培訓和技能培訓,多以最終通過考核為目的。為吸引用户付費,承諾“保過”、“不過就退費”的“協議班”是職業教育機構的傳統銷售模式,也是退費難、資金鍊斷裂風險的來源。

近期,在線職業教育品牌“開課吧”被爆出拖欠員工工資、學員集體索要退費、大規模裁員、拖欠代理商廣告費等諸多問題。

5月,開課吧對外迴應稱,拖欠的工資和返現會盡快補上、學員退費要在6月完成,拖欠廣告商費用是優化流程導致,會在3個月內完成;至於裁員,是從5月初開始組織調整和人員優化,整體裁員規模控制在 30%-40%左右。

無獨有偶,今年3月,專注成人教育的在線教育機構萬門大學一夜爆雷,CEO童哲捲款5.4億元跑路。此前,萬門大學平臺有包含考證考學、職業成長等數千門課程,註冊用户一度超過1300萬。

整體來看,新東方直播間走紅雖然帶動教育板塊火熱,但是教培行業的轉型仍在初期,找到轉型的最佳選擇還需要時間。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