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登出
中文简体
返回
登录后咨询在线客服
回到顶部
英伟达 FY24 Q1 财报:均大幅超出预期,盘后大涨25%
浏览 22.6万 内容 43

突破万亿美元市值的门槛

英伟达的市值突破了万亿美元,英伟达美元(NVDA)突破了万亿美元的市值。
5月25日,英伟达发布了第一季度的 FY2024 收益报告,该报告显示,英伟达第一季度实现收入71.9亿美元,同比下降13%,环比增长19%,好于市场估计的65亿美元。调整后的每股收益为1.09美元,好于市场预期的0.92美元。
财报发布后,英伟达盘后迅速上涨,第二天开盘上涨24.37%,此后,英伟达一路上涨,突破了万亿美元的市值。
作为一家市值超过万亿美元大关的芯片公司。Nvidia的市值在前一天飙升,相当于一台AMD,两台英特尔,三台美光...
一方面,由于市场协同作用,英伟达得以成功突破万亿美元市值大关,它成为继苹果、微软、亚马逊、Meta、谷歌和特斯拉之后第七家突破万亿美元市值的公司。
Nvidia的大幅崛起是时代创造的结果。这也反映了随着 ChatGPT 的普及,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丰富性。英伟达 “史诗级” 飙升的原因是市场对其未来的预期发生了变化。
根据预测,英伟达第二财季的收入预计将达到约110亿美元,比市场预期的71.8亿美元高出53%。
在英伟达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直言不讳地表示,人工智能的 “iPhone时刻” 已经到来。
在 Nvidia 的 2023 年 GTC 会议上,英伟达甚至提出了 “不要错过人工智能的决定性时刻!”口号!这证明人工智能的决定性时刻已经到来。
作为人工智能算术的关键,Nvidia已成为手头GPU算术技术的最大受益者,很明显,Nvidia赢了大麻。
顽皮的男孩” 黄仁勋
一件皮夹克和一条牛仔裤似乎是黄仁勋给外界的固有印象。
这种印象甚至有些陈规定型观念。
黄仁勋于1960年代出生于中国台湾一个相对富裕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化学工程师,母亲是一名小学教师。当他九岁时,他的家人决定移民到美国。
十几岁的时候,黄仁勋不是世俗意义上的 “好孩子”,而是一个很好的吸烟者和斗士,但这并没有阻止他的成长。
1984 年,他在俄勒冈州立大学获得电气工程学位,随后获得斯坦福大学硕士学位。
作为一名标准学者,他自毕业以来一直在芯片行业工作,曾在AMD和LSI Logic工作。熟悉黄仁勋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著名的工作狂。每当有人问起原因时,他总是解释这是为了我们的孩子,也是为了让他们的未来更美好。
1992年底,黄仁勋的机会悄然降临在他身上。他的两个朋友克里斯和普雷姆联系了他,他们想邀请他加入他们创立的公司NVIDIA,并希望他成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我在创立英伟达之前取得了成功,但在英伟达,我经历了失败,巨大的失败,所有这些都令人羞耻和尴尬。” 他在2023年5月27日在中国台湾大学举行的毕业典礼上说。他们中的许多人几乎使我们走向死亡”。
因此,应朋友的邀请,黄仁勋加入了英伟达。
根据不完全的统计,1995年,全美有近90家显卡公司,竞争接近狂热。
一位名叫乔恩的分析师后来回忆说:“黄仁勋专门打电话询问显卡芯片市场和未来趋势,我告诉他,市场甚至还没有开始,已经是一团糟,已经有将近30家公司了,所以你最好不要这样做。”
自从黄仁勋的第一家企业进入方形成像技术领域(一个不受外界欢迎的寒冷行业)以来,他们的NV1产品并未成功,NVIDIA失去了他们筹集的第一笔投资。
这是黄仁勋的第一个 “失败故事”,他不得不说服非核心员工离职,并承诺将来公司情况改善后再雇用他们。该公司的规模也削减了十分之七个百分点。
最终,世嘉的700万美元存款拯救了Nvidia,并帮助他们存活到Win95时代。
人工智能的 “iPhone 时刻”
在Win95时代到来之后,黄仁勋果断地支持了微软的界面,提出了和摩尔定律,也被称为图形芯片领域的 “黄氏定律”。
1999 年底,黄仁勋推出了一种新的显示芯片架构,率先将显示芯片行业带入了 GPU 时代。
2022年,新能源的意外收入逐渐下降,在全球范围内,商业和创新需要新的主流方向,OpenAI的 “出现” 打破了固有的沉默,新能源的意外收入转向了人工智能领域。
对于创新的转变,凯西·伍德预测,随着加息周期的结束,技术和创新领域将出现新的突破。
2023年初,OpenAI的产品使微软一度成为市场之星。人工智能大火的背后是对计算能力需求的几何增长。这也将NVIDIA的GPU芯片从纯粹用于游戏和可视化市场的GPU芯片推向了更高、更广泛的应用维度,并极大地加速了NVIDIA的整体业务增长。
随着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大模型应用程序(研发)的需求激增,Nvidia如今几乎垄断了人工智能加速计算市场。这是Nvidia受到市场青睐的根本原因。
一些分析师指出,未来十年人工智能的机会可能价值约8000亿美元,随着采用率的提高,这一价值将大幅增加。
高盛分析师Toshiya Hari也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的转折点 “已经到来”。
NVIDIA预计,其收入将在第二财季达到约110亿美元。
摩根大通分析师哈兰·苏尔指出,收益指引表明,对生成人工智能的需求将是第一次 “大规模浪潮”。
在英伟达的2023年GTC会议上,黄仁勋不止一次提到了人工智能的 “iPhone时刻”,很明显,随着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普及,人工智能的 “决定性” 时刻已经到来。
英伟达已经达到了万亿市值的门槛。未来已经到来,已经开始迎头赶上。
对于那些想了解美国股票选择方法并需要新的美国股票交易信号的人,请联系老师电报回复:是的
免责声明:社区由Moomoo Technologies Inc.提供,仅用于教育目的。 更多信息
原文
举报
浏览 159
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2粉丝
    0关注
    5来访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