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登出
中文简体
返回
登录后咨询在线客服
回到顶部

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新加坡ETF越来越好于STI ETF

1。 $STI ETF(ES3.SG)$对于任何想在不挑选个股的情况下获得新加坡敞口的人来说,STI ETF一直是最受欢迎的选择之一。

2。但是,我听到投资者抱怨近年来STI表现乏善可陈,有些人为了追逐更高的回报而跳槽到外国股票。

3.表现相对较差的原因之一是,近年来成长型股票已经超过了价值股,而新加坡股票属于后者。在新加坡上市的高增长科技股很少。

4。STI由30只成份股组成,主要偏向银行股:星展银行、华侨银行和大华银行占43.73%的权重。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又占14.3%。其余的是房地产开发、工程、大宗商品和企业集团。这些公司来自工业时代,如今已经成熟,几乎没有增长可能。

5。但是暂时不要注销新加坡股票。许多新加坡股票能够定期分配高额股息,适合希望从投资中获得现金流而不是高资本收益的投资者。加上零股息税,新加坡是股息投资者的避风港。

6。 $新加坡ETF-iShares(EWS.US)$iShares MSCI新加坡ETF(EWS)正逐渐成为STI ETF的更好替代品。2021年5月,Sea Ltd在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新加坡指数中取代了新达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Sea目前在该ETF中的权重为12.78%。考虑到Sea是新加坡最大的上市公司(比星展银行的市值还要大),这是合乎逻辑的,它是不可忽视的。

7。为什么 STI 不包括 Sea?这是因为STI专注于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的股票,而Sea则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考虑到新加坡交易所是决定规则的当事方之一,而且将外国上市股票纳入STI不符合其利益,这种情况不太可能改变。

8。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没有负担,它扩大了任务范围,在2020年将外国上市但总部位于新加坡的公司纳入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新加坡指数。三家公司入围:Sea、Maxeon Solar Tech和Razer。我相信还有更多符合资格,考虑到PropertyGuru正在通过市值为18亿美元的SPAC进行合并,我想到了它。

9。并不是说新加坡没有科技公司。他们要么是私人的,要么选择了外汇交易所上市。新加坡交易所将需要吸引更多的科技公司在新加坡上市,否则它将仅与股息和价值投资者有关。希望SPAC明年能引进一些年轻的科技公司。

10。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新加坡ETF并非没有缺点。它以美元计价,这意味着会存在外汇风险。STI ETF的支出比率也更高,为0.51%,为0.3%。最后,股息可能需要缴纳30%的预扣税。我不确定这是否是强加的,感谢任何有经验的人对此进行澄清。否则,谨慎的做法是假设税收存在。

11. 由于这些缺点,iShares MSCI新加坡ETF目前不如STIET那么有吸引力。优点还不能超过缺点。但是,与STI ETF相比,它将越来越多地成为对新加坡经济的更好和更广泛的敞口,我相信,随着科技股的增加,潜在的资本收益将足以弥补其值得投资的弊端。

12。如果人气增加,贝莱德甚至可以考虑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重新上市iShares MSCI新加坡ETF。有趣的事实:同样的ETF此前曾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但在2016年退市。如果它卷土重来,劣势将大大减少——没有外汇风险,也没有股息税。
免责声明:社区由Moomoo Technologies Inc.提供,仅用于教育目的。 更多信息
13
+0
1
原文
举报
浏览 3.9万
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CEO of Dr Wealth
1.5万粉丝
1关注
1.2万来访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