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上市倒计时开启,东阳光药“真创新+自主可控”核心价值获市场认可

上市倒計時開啓,東陽光藥「真創新+自主可控」核心價值獲市場認可

智通財經 ·  04/15 20:32

4月8日至4月15日,在恒指大盤震盪之際,東陽光長江藥業率先走出「五連陽」趨勢,區間最大股價漲幅達到37.67%,顯示出了極佳的抗風險能力和防禦屬性。

近日,外部環境動盪加劇資金向更具確定性的優質標的轉移。這便是現階段東陽光長江藥業股價大漲的主要邏輯。

智通財經APP觀察到,4月8日至4月15日,在恒指大盤震盪之際,東陽光長江藥業率先走出「五連陽」趨勢,區間最大股價漲幅達到37.67%,顯示出了極佳的抗風險能力和防禦屬性。

從「北水」選擇來看,無論是東陽光長江藥業股價前期處於震盪期還是近日直線拉升,港股通資金一直保持增持策略。數據顯示,自去年「入通」以來,港股通資金一直在提高對東陽光長江藥業的持股比例,從去年9月11日的11.99%大幅提高至截至今年4月14日的26.65%。目前北水持股市值已突破20億港元。

big

智通財經APP認爲,現階段「高確定性標的」選擇方面,市場大資金在東陽光長江藥業上出現一致性,不僅僅在於公司優異的基本面表現,還在於近日公司發佈公告更新與東陽光藥合併進展,也預示着東陽光藥這家有望實現千億市值的創新藥企已進入上市倒計時。

東陽光藥上市進入倒計時

今年以來,北水在港股市場大規模「掃貨」,且偏好「越跌越買」。然而,自去年東陽光長江藥業「入通」後,北水資金幾乎「無視」了其股價波動,持續增持,爲的就是「搶籌」即將合併上市的東陽光藥。

智通財經APP了解到,4月10日,東陽光長江藥業發佈了一則公告,其中更新了公司與東陽光藥合併的最新進展。公告顯示,公司需要達成三大前提條件即可完成最終合併,目前公司已達成其中一項,並順利取得發改委批准。而這也意味着東陽光藥最終上市路徑已逐漸清晰。

big

智通財經APP了解到,作爲國內具備前瞻能力的先鋒創新藥企,東陽光藥近年來一直致力於不斷提升創新藥研發水平,擴大自身在關鍵細分賽道研究深度上的競爭優勢。公司通過自主研發和國際合作開發,已在感染、慢病和腫瘤最具市場潛力和重大未滿足臨牀需求的三大領域,建立了一套豐富且覆蓋多靶點的多元化創新產品組合。

目前,東陽光藥在全球已獲批藥物147款,在研藥物超過100款,其中包含45款1類創新藥,1款新藥已經上市,3款新藥申請上市,10款新藥處於臨牀II、III期階段。

big

以上充分驗證了東陽光藥創新性研發的可持續性,而其憑藉的便是公司建立的極具競爭力的研發平台優勢。

東陽光藥充分整合多個研發平台超1200人的專業及跨學科研發團隊,構建了一套包括靶點驗證、早期發現、藥學研究、藥理毒理評價、臨牀研究及產業化等在內的覆蓋大小分子藥物完整生命週期的自主研發平台。

並且經過20餘年的持續投入,公司已建立起一套完全自主、系統且全面的研發平台和技術體系,涵蓋小分子靶向藥、AIDD、小核酸、ADC、PROTAC、特異性抗體、溶瘤病毒及CAR-T等多個先進技術領域。此外,東陽光藥還有成熟的質量管理體系與充足的產能,以及由近2000名銷售專員組成的覆蓋海內外的龐大銷售及分銷網絡,研產銷一體的核心價值顯著。

在外部環境震盪,市場更偏好「自主可控」與「真創新」的當下,東陽光藥無疑是港股創新藥板塊中更具配置價值的稀缺標的。

「自主可控」與「真創新」價值已獲驗證

受近期全球關稅政策影響,AH兩地在止跌企穩後開啓了一輪自主可控大週期行情,其中,醫藥板塊的創新、自主可控以及出海的發展趨勢,符合當下週期行情的核心邏輯。由於東陽光藥「自主可控」與「真創新」價值已獲業績與市場驗證持續驗證,因而有望成爲此輪行情的重點配置標的之一。

據智通財經APP了解,2024年,公司研發投入達到4.93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56.62%。在強有力的投入支撐下,公司差異化創新管線研發實現穩步進展,創新價值也正獲得業界越來越多同行公司的高度認可。

去年11月,東陽光長江藥業宣佈與Apollo Therapeutics就公司自主研發的FGF21/GLP-1雙特異性融合蛋白HEC88473(APL-18881)簽署了一項總價達9.38億美元的高里程碑獨家許可協議。此次合作刷新了國內GLP-1/FGF21雙功能分子的BD交易金額新紀錄。作爲東陽光藥自主研發的Fc融合蛋白FGF21/GLP1R雙重激動劑,同時也是國內首個獲批臨牀的GLP-1/FGF21雙重激動劑,HEC88473在大中華區以外成功商業化,無疑是東陽光長江藥業推進國際商業化踏出的關鍵一步。

除了HEC88473(APL-18881)外,去年11月25日,公司與三生製藥簽署了一項有關苯磺酸克立福替尼的授權許可協議。據了解,苯磺酸克立福替尼片(HEC73543)作爲東陽光藥創新管線內的新一代、高特異性FLT3抑制劑,可以阻斷FLT3-ITD突變引起的FLT3信號通路持續活化,從而抑制AML細胞的無限增殖及抗凋亡作用,最終達到治療AML的效果。較第一代藥物相比,具有脫靶效應低、安全性較高的優勢。

從研發進展來看,克立福替尼單藥治療復發/難治AML目前正在國內進行III期臨牀,是國內首個進入III期臨牀的國產高選擇性 FLT3抑制劑。

除了推動HEC88473和苯磺酸克立福替尼等重磅品種的BD交易外,東陽光藥也在AI製藥上不斷釋放自身的「真創新」與「自主可控」價值。

去年12月16日,東陽光藥基於AI驅動的1類新藥、首個小分子創新藥HEC169584獲批,用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臨牀試驗,顯示出公司自主鑽研AI大模型輔助創新研發的可行性。

而通過與華爲雲開展AI藥物研發合作,東陽光藥進一步實現了對高精度藥物分子屬性和藥物結構的優化,並從藥物發現階段到製藥過程打造一站式開箱即用的大模型藥物研發平台,幫助公司在小分子藥物虛擬篩選提升20倍,設計效率提升30%,大幅縮短藥物的研發週期。

小結

從當前的行業內生髮展邏輯來看,當前國內醫藥板塊現已步入創新驅動時代,「真創新」與「自主可控」逐漸成爲市場共識。在這一新業態下,具備創新研發和商業化能力的藥企則有望成爲推動醫藥行業前進的主要增長動力。

而隨着上市時間表的臨近,具備研產銷一體化能力並加速創新的東陽光藥,有望在本輪港股「自主可控」大週期行情中獲得更多資金青睞,推動公司估值增長邁向新臺階,爲港股投資者帶來不同的投資選擇以及更好的投資回報。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