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業績發佈會中,達安基因總經理黃珞直言,當前診斷試劑產業呈現出市場規模擴大與市場競爭加劇並存的勢態;②公司表示,由於海外營收佔比較小,美國加徵關稅一事對公司影響較小,但目前公司暫無股份增持計劃。
財聯社4月10日訊(記者 何凡)2024年達安基因(002030.SZ)巨虧超9億元,業績發佈會中,達安基因總經理黃珞直言,當前診斷試劑產業呈現出市場規模擴大與市場競爭加劇並存的勢態。同時,達安基因方面告訴財聯社記者,由於海外營收佔比較小,美國加徵關稅一事對公司影響較小,但目前公司暫無增持計劃。
業績發佈會中,達安基因的海外市場發展情況備受關注,公司方面在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目前公司產品已經發往了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同時公司積極拓展海外市場。但當財聯社記者問詢公司海外營收金額以及美國對華加徵關稅一事對達安基因有什麼影響時,達安基因方面僅回覆稱,公司海外營收佔比較小,影響較小。
另一方面,據財聯社記者統計,4月7日—4月9日,114家上市公司發佈回購預案或股東提議回購公告,另有68家上市公司推出股東增持計劃。擬回購金額上限和擬增持金額上限兩項合計金額超800億元。
此外有投資者質疑「很多國有公司紛紛響應國家戰略,宣佈增持股票,達安基因是廣州市的國有企業,爲啥(大股東)不增持自己的股票?何時增持?」對此,公司董秘張斌表示,「暫時沒有相關計劃。」
從2024年報來看,達安基因業績情況不容樂觀。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8.53億元,同比下降27.76%,歸母凈利潤和扣非凈利潤分別虧損9.25億元、8.23億元,同比下降983.98%、126.11%,創下近20年來最大虧損。
其中,生物製品業是達安基因主要業務,佔公司總營收的96.20%,但生物製品業試劑類產品無論是銷售量亦或是生產量同比均減少八成以上,毛利率則同比減少了13.50個百分點。
黃珞認爲,隨着診斷試劑市場和產業的快速發展、中高端診斷技術的不斷創新,以及生物醫藥產業熱度的持續升溫,在成長效應、趨利效應和政策效應的多重驅動下,以現代生物醫藥工程技術爲基礎的診斷試劑產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景象,行業內企業的擴容速度也在提高,從而造成市場規模的擴大與市場競爭的加劇並存。財務總監張爲結也對財聯社記者回應表示,由於公司生物製品單價降低,單位固定成本增加,導致生物製品業毛利率減少。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對IVD行業仍持樂觀態度,張斌在回覆公司未來盈利增長點相關問題時表示,「公司主要圍繞體外診斷產業技術與產品的應用,市場發展的邊界在擴大,從臨牀應用,發展到科研、動植物、公共衛生、檢驗檢疫、生物安全、食品安全和企業應用等諸多檢驗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