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悅康藥業(688658.SH)發佈2024年年度報告,數據顯示公司營收與凈利潤連續第三年下滑。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7.81億元,同比下降9.9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4億元,同比大幅下降33.05%。扣非凈利潤1.11億元,同比下降16.33%,基本每股收益0.28元,同比減少31.71%。
這一表現延續了公司自2022年以來的業績頹勢,2022年至2024年,公司營收和淨利雙雙逐年下滑。2022年營收爲45.42億元,下降8.53%,凈利潤爲3.35億元,下降38.53%;2023年營收進一步降至41.96億元,凈利潤爲1.85億元。
核心產品價格腰斬,四季度虧損拖累全年
業績下滑的主因源於核心產品「銀杏葉提取物注射液」的價格調整。2024年12月,國家醫保局點名關注該產品存在「一藥兩價」問題,隨後公司主動將掛網價格從最高24.1元/支統一降至11.2元/支,降幅達53%。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銷售收入銳減,單季度歸母凈利潤虧損8601萬元,同比降幅達364.5%。值得注意的是,該產品2022年銷售額曾佔公司總營收超70%,毛利率高達92.45%,而2024年心腦血管類業務收入同比減少20.73%,佔比降至55.67%。
銷售費用高企,轉型研發承壓
儘管公司2024年銷售費用同比下降26.33%至13.02億元,但過去六年累計銷售費用高達112億元,市場推廣費佔比長期超過95%。與行業對比,2023年醫藥上市公司銷售費用率中位數爲20.35%,而悅康藥業同期爲34.44%,顯著高於平均水平。在營銷模式受限的背景下,公司試圖通過研發創新尋找增長點。2024年研發投入4.22億元,佔營收11.16%,同比增長6.37%,重點推進抗冠多肽霧化吸入劑、降脂藥物YKYY015注射液等創新藥臨牀試驗。
資產減值風險凸顯
財務數據顯示,公司2024年經營性現金流淨額4.38億元,同比下降44.2%;同時計提信用減值及資產減值損失合計9428萬元,主要涉及預付賬款回收風險。截至2024年末,公司資產負債率從2023年末的39.14%降至2024年末的37.52%。
儘管面臨多重挑戰,部分機構對悅康藥業2025年業績持樂觀預期,預測歸母凈利潤中值爲4.06億元,同比增長228.17%。悅康藥業的業績困境折射出傳統藥企在醫保控費、行業競爭加劇背景下的轉型陣痛。短期來看,核心產品降價衝擊與高額銷售費用的矛盾仍待化解;長期則需依賴創新藥研發成果轉化。如何在現金流壓力與研發投入間取得平衡,將是其能否突圍的關鍵。
本條資訊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