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别再劝中国车企内卷了

別再勸中國車企內捲了

TechWeb ·  08/11 22:11

在中文互聯網的語境裏,內卷是個很看立場的詞。

比如衆所周知的,現在的中國汽車市場是「全球最卷,沒有之一」。捲到什麼程度?一款B級車尺寸的插混電動車,號稱擁有全球最高熱效率發動機、最長續航里程和最低百公里油耗,定價十萬元。消費者當然樂見其成,價格戰讓BBA們也不得不躬身入局,車企們紛紛貼錢賣車。

但「涸澤而漁」的道理大家都懂,於消費者、於車企,這種讓車企們賺不了錢的內卷真的是個好事嗎?

關於「內卷」的分歧,已經讓國內汽車行業陷入一場史無前例的大論戰裏。包括吉利控股集團高級副總裁楊學良、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等在內的大佬們紛紛組團開麥。

楊學良炮轟內卷,「行業內周知的常壓油箱和排放嚴重不達標事件,我相信一定會有一個公平、公正、公開的法律結論,真相一定會大白於天下。」

曾慶洪則表示,「我們應該有一個大局、格局,長遠長期主義的戰略,而不是眼前去『卷』。」

這次輪到了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8月7日,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接受央媒採訪時火力全開,表示:

「現在有些行業裏面的老總們呼籲的是不正當的、不公平的、弄虛作假的卷」。

「我肯定要做汽車行業秩序的捍衛者。」

「可以把汽車行業搞一遍審計,看看誰有問題,審計費長城汽車包了。」

坦率來說,不論是魏建軍,還是楊學良和曾慶宏,他們的發言對於網友們而言並不討喜。被罵甚至被網暴是已經發生過的事情。但當我們在實踐着中國汽車產業彎道超車的理想中時,確實有必要去較真腳下的路是否足夠堅實。

價格戰的底線在哪?

可能相當部分的行業人士或者車主們往往會有這樣的矛盾心理:一邊爲國內汽車行業的崛起充滿自豪,一邊擔心車企的生存問題。

過去幾年,已經申請破產清算的車企並不少,包括威馬汽車、拜騰汽車、天際汽車、愛馳汽車等。留在牌桌上的也並不好過。就拿蔚來、小鵬、零跑三家來說,根據其各自年報,2023財年分別虧損207.2億元、103.8億元、42.2億元。其中蔚來和小鵬的淨虧損較上個財年分別擴大43.5%和13.6%。

一般而言,行業共識的健康毛利率門檻在20%左右。但蔚來、小鵬、零跑2023年的毛利率分別爲5.5%、1.5%和0.5%。

理想汽車董事長兼CEO李想此前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直言,新能源汽車行業競爭壓力很大,就連頭部兩個企業都能打價格戰,這在其他行業裏是根本看不到的。

這樣的情況也不是隻有新勢力玩家需要頭疼的問題。根據國家統計局發佈了1—6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收入、利潤等相關數據,今年上半年汽車製造業利潤率與2023年保持持平,爲5.0%,沒能跑過整個工業企業平均利潤率。

這也意味着整個行業的經營狀況都不樂觀。

過度的價格戰傷害的不僅僅是企業,也是消費者的利益。最典型的莫過於,剛提新車的車主們,沒幾天就碰到了降價好幾萬的官方消息。在最近的一兩年的,這種情況屢見不鮮。

另外一方面,簡單粗暴的價格戰也在侵蝕汽車的質量。無論是燃油車還是新能源汽車都無法像互聯網企業一樣,通過軟件收費去彌補製造的成本損失,賣車是唯一的盈利方式。價格戰的壓力之下,廠商們勢必會把壓力傳導給供應商。此前有二級供應商透露,來自廠商的持續壓價導致質量波動確實比之前大了。

這也是爲什麼魏建軍不相信,光靠節省成本就能無止境的開火定價。「我們長城的產業鏈既廣又深、垂直。我們比誰的成本都高不了,長城要是真的賺不了錢,別人也不可能賺錢。」

回到車企的意義本身。無論是給用戶提供優秀產品,還是穩定就業,都需要持續的盈利作爲基礎。簡單粗暴的價格戰當然在短期內能夠吸引大家的目光,但缺乏底層邏輯支撐的決策顯然是一種短視的行爲。

從這個角度,這幾天魏建軍被網友吐槽許多的發言顯得十分合理:

「當內卷的波瀾擊穿成本的底線,你光排一個銷量,那有什麼價值呢,你質量怎麼不排名呢?」

別讓劣幣驅逐良幣

價格戰本身也是一種營銷策略。無論是通過定價來吸引用戶,還是通過話術來打造爆款,本身都無可厚非,關鍵還是手段是否正式。在這件事上,行業形成了一個規模比大家想象的大得多的共識和行動。

比亞迪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雲飛曾發表過一段打牌論,意思是價格戰就像圍在一起打牌,量力而爲,有人把牌打出來了,你能跟就跟,不行就不跟,不要置氣,也不要掀桌子。

有意思的是,這段比喻還有後續,比如長城李瑞峯說「如果牌桌上有人出老千,就要站出來,敲桌子,甚至掀桌子」。吉利楊學良也有類似的觀點,「我們希望牌友們嚴守規矩,如果某些牌友偷牌、換牌、打假牌被發現了,就應當自覺主動地接受處罰,而不能惱羞成怒地要求守規矩的牌友們出局。」

行業也確實是苦惡性內卷久矣。比如衆所周知的理想MEGA黑公關事件。理想MEGA發佈後,互聯網出現了許多針對MEGA的惡意P圖,將「奠」和「新能源殯儀車」等字樣貼於車身。現在包括長城在內的多個車企都對黑公關行爲發出了懸賞。

但業內最令人震驚的還是「油箱門」事件。2023年5月,長城汽車發佈聲明稱,向生態環境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遞交舉報材料,就比亞迪秦PLUSDM-i、宋PLUS DM-i採用常壓油箱,涉嫌整車蒸發污染物排放不達標的問題進行舉報。

圍繞這起事件最核心的問題,是不正當競爭。

爲了符合在2023年7月實行的國6B標準,混動車型通常的解決方法是使用高壓油箱,國內包括理想在內的廠商都走的這個路子。高壓油箱當然好,唯一的缺點是成本比較高:據界面新聞報道,高壓油箱要比常壓油箱要貴1000元左右,成本高出50%以上。

儘管比亞迪後續發佈公告稱,自己可以通過插混技術來滿足排放標準,但時至今日還未有官方結論。

因此「油箱門」事件當時也被業內人士類比爲中國版的「柴油門」。後者以大衆付出超過320億歐元(截止2022年數據)的罰款、賠償及和解金等支出爲和解。

這也是業內關於「內卷」討論的另一個關鍵——公平競爭。用李書福的話來說,就是「如果市場化水平高,法律健全,執法嚴格,透明公平競爭這就是好事;反之,就是壞事。」

一個無可爭議的事實是,汽車行業的競爭顯然應該回到正確的軌道,而不是讓劣幣驅逐良幣:不單單是卷價格,更要卷技術、卷研發,把市場拉回到良性循環上來。

魏建軍甚至提出,要在業內搞一次審計風暴,「第一個審長城,每一個公司都審一遍,看看誰有問題,審計費長城包了。」

要珍惜現在的偉大時代

嘲笑合資車企,特別是它們的電動車,在中文互聯網可以算作一種政治正確了。無需否認的是,在電動化這個節點上,外資車企的反應確實不夠:軟件技術落後,迭代週期太長……經過國內市場的「血戰」的國產玩家們,在許多細節和配置上都更好。一個再明顯不過的例證是,現在你拿着25萬的預算,能夠買到過去想都不敢想的好車。

不過另外一種聲音也正在社交媒體蔓延:對外資、合資車企不友好,不光是對汽車整車,也有零部件,或者其他科技企業,甚至一度出現「趕出去」的觀點。

事實上那些我們嘲諷過的外資車企:現代、豐田,現在活得都很不錯。2024年一季度,現代汽車銷售額爲66.87萬億韓元,營業利潤爲6.98萬億韓元,營業利潤首次超越大衆集團。豐田汽車營收同比增長14%至11.07萬億日元;營業利潤爲1.11萬億日元,同比增長77%。

而我們的車企們把競爭細化到每一個毛細血管,除了產品外,還收穫了不斷降低的毛利、漫長的盈利週期以及以年爲單位的生存預估。

就像魏建軍在採訪裏表達的,「中國汽車未來的發展不是什麼都幹,必須是全球資源互補性。沒有哪家企業能脫離全球市場,向老牌車企學習是爲了更好的參與全球競爭,爲了更好的超越。」

以豐田爲例。過去豐田在進入北美和東南亞市場也並非一帆風順。爲了實現更好的本地化,豐田選擇和當地企業建立合資工廠,積累生產和合規經驗。在東南亞,豐田在合資工廠建成後,通過培育高質量經銷商、引入TPS加速本土化進程,迅速提高了市場佔有率。

當下中國汽車產業走到了非常難得節點上,我們有足夠的技術、人才,有好的產品。但一方面,國內市場的惡性內卷顯然無法爲企業提供足夠的彈藥;另一方面,在走向世界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懷着學徒的態度,去學會資源互補。

魏建軍說,一直認爲自己是最幸運的人,趕上了好時代,又被安排了一個好的職業。要珍惜改革開放這個偉大時代。正因爲如此,應該有大理想和大格局,承擔更大的責任,發展產業,維護產業。

不論是消費者還是車企們,都應該意識到,行業需要回歸常識,需要建立擁有足夠共識的產業規範。而不是像博世高層評價的,希望中國企業不要以破壞行業的方式捲到全球市場去。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