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拆股!英伟达只是第一个,更多科技股在后面呢

拆股!英偉達只是第一個,更多科技股在後面呢

華爾街見聞 ·  05/25 05:03

在英偉達公佈1拆10的拆股計劃後,博通、奈飛以及超微電腦這些高價科技股,也可能成爲下一批拆股的候選人,這背後可能藏着財富密碼?

GPU之王英偉達本週宣佈要拆股,更多散戶又能加入英偉達大軍了。

22日,英偉達藉着公佈新業績的機會,順便宣佈了“1拆10”的拆股方案,在6月7日正式生效,屆時英偉達的股東每份普通股可獲得額外9股,這也是英偉達近年來第2次進行拆股。

美國銀行最新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英偉達拆股可能標誌着科技公司拆股新趨勢的開始。

美銀在報告重點關注了標普500指數里的36家公司,他們的股價都超過500美元,屬於高價股,是潛在的拆股候選人,像是博通、超微電腦、奈飛和ServiceNow等科技公司是主力,還有股價接近3800美元的在線旅遊巨頭Booking,以及禮來、再生元製藥等醫藥公司。

而美股“七姐妹”的微軟和Meta,也快接近500美元俱樂部了。下一次的拆股很可能落在這些種子選手裏。

爲什麼要弄潛在的拆股名單?這可能是未來的財富密碼。
美銀指出,歷史上,股票在宣佈拆分後的12個月內,平均能實現約25%的回報率,而同期的指數回報率約爲12%,蘋果公司在2020年的1拆4後,股價在隨後一年內上漲超過30%。
因爲拆股雖然不會改變公司的市值,但拆股往往發生在企業持續擴張,以及盈利前景大好時,此時投資者對公司股價的信心極強,而且拆股後的股價會降低,能吸引更多散戶入場,所以拆股後短期內,基本面好的公司往往能提升股價。
但是,這樣的超額收益並不一定會出現,特斯拉在2022年拆股後,隨後一年內就跌了6%。
這也意味着拆股後,股價可能繼續走強,也可能掉頭直下,拆股後能持續上漲也是概率事件。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