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欠佳限制定價能力 6%SST壓縮發展商賺幅
(吉隆坡11日訊)政府在今年7月1日起,將對建築服務徵收6%銷售及服務稅(SST),分析員認爲,這將導致發展商賺幅承壓,且當前經濟與市場需求欠佳,或會限制了定價能力。
政府日前宣佈,自2025年7月1日起,若基礎設施、商業和工業建築的建築服務年度應稅價值達150萬令吉以上,則需繳納6%的服務稅。
而住宅建築與相關的公共設施,以及不可調整合約(自生效之日起享有12個月的寬限期)免收徵稅。此外,企業對企業 (B2B) 業務也享有稅收減免,以避免雙重徵稅。
馬銀行投行分析員認爲,對建築服務徵收6%服務稅,可能提高發展商的營運成本。由於大多數合約都包含了監管變更審查條款,預計發展商將會承擔這筆稅務開銷,而非承包商。
該分析員續指,目前尚無指引規定該政策如何適用於7月1日前簽訂但之後開具賬單的合約,也不清楚是否僅適用於7月1日之後簽訂的新合約。
料轉嫁成本給買家
「爲避免建築成本上升導致賺幅壓縮,我們認爲,發展商或將這些額外成本轉嫁給買家,特別是未售出的庫存和未來項目,但前提是要考慮當前的市場需求。然而,經濟增長放緩和市場需求疲軟,或會限制了定價能力。」
此外,分析員也補充,參與數據中心建設的開發商,如綠盛世 $ECOWLD (8206.MY)$ 和森那美產業 $SIMEPROP (5288.MY)$ ,也可能會面臨開銷上漲的問題,從而降低了內部收益率(IRR)。
「同時,部份公司如森那美產業,近年來戰略重點放在從商場等投資物業中賺取經常性收入,但租金收入的8%銷售與服務稅將由租戶承擔,這可能會限制發展商在上調租金談判中的籌碼。」
綜合以上,馬銀行投行維持產業領域「中和」評級。

資料來源:南洋商報
免責聲明:本內容僅供參考和教育目的,不構成任何特定投資、投資策略、或推薦認可。讀者應自行承擔任何因依賴本內容而導致的風險和責任。在做出任何投資決策之前,請務必進行自己的獨立調查和評估,並在必要時諮詢專業人士的建議。作者及相關參與者對任何因使用或依賴本文所載信息,而導致的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免責聲明:社區由Moomoo Technologies Inc.提供,僅用於教育目的。
更多信息
評論
登錄發表評論
105437331 : 雙劍韭菜股,一賣就漲一買就跌不到你不信。SUNWAY有利就套,小虧先出場觀望。挽救昌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