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C沉寂,穩定幣重塑crypto市場
之前我筆記寫過的趨勢預判都一一應驗了,包括穩定幣,港新監管,還有payfi defi rwa的活躍發展,主包開始系統研究web3不久,覺得有必要時時反思和回顧,同時進行更系統的學習和接觸行業一線人士,才可以保持理性
⸻
最近都在講🪙圈資金被AI和穩定幣虹吸,看BTC和Circle一週的走勢就能感受到這兩撥人的情緒分裂,but這是一種只看到流動性表象沒有看到結構性重塑的焦慮。
1.穩定幣不只是簡單的買美元(我們討論美元穩定幣)
買USDC/USDT背後發生了兩件事:
錢進了 Circle、Tether 等機構的儲備池並被用來去投資賺利差,這是一種簡單清晰,收益受限的盈利模式。
這是未來穩定幣發展會面臨的挑戰,即生息場景的開發。因爲消費者會覺得我把錢給了你,你去用我的錢賺錢,那我爲什麼要把錢給你。所以新興市場國家更容易接受穩定幣,因爲他們的選擇更少,且更看重穩定幣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可接受模糊處理。而且穩定幣的交易速度和流通性大大高於美元,是一個具備全球美元可編程屬性的新型數字金融工具,而不是美元的劣化版本。
現在看來,穩定幣最廣闊的落腳點是新興市場,本幣崩潰國家的手機錢包裏。相關的配套產業發展前景是巨大的。
2.有說法穩定幣抽乾市場。它現在確實吸走了DeFi、山寨幣這些短期風險偏好的資金,但它不是毀滅是重構資金流
DeFi:穩定幣是交易、抵押的血液
PayFi:穩定幣是鏈上工資系統、跨境結算的橋樑
RWA:穩定幣是現實資產token化後的清算與估值單位
這三個方向是隨着穩定幣發展得到利好的,是行業趨勢的健康調整
3.btc會不會被抽水?
穩定幣讓市場失去熱情是山寨項目的問題,btc作爲數字黃金和對沖工具是另一個維度的存在
穩定幣越多btc作爲非穩定系統錨點就越珍貴👇
穩定幣本身的風險:儲備資產或中心化風險、監管不穩定等。當美元的購買力也面臨挑戰時,人們需要一個更終極的對沖工具。
當人們面臨全球通脹、或對穩定幣發行方的中心化風險感到擔憂時,btc可能成爲那個最終的、去中心化的、不受任何單一實體控制的硬通貨
如果越多的人使用穩定幣來對沖本幣貶值,在接觸crypto中他們可能會逐漸理解比特幣的價值。當穩定幣體系出現問題(比如脫鉤風險),或者宏觀經濟環境惡化,比特幣的避險屬性就會被進一步凸顯。
⸻
最近都在講🪙圈資金被AI和穩定幣虹吸,看BTC和Circle一週的走勢就能感受到這兩撥人的情緒分裂,but這是一種只看到流動性表象沒有看到結構性重塑的焦慮。
1.穩定幣不只是簡單的買美元(我們討論美元穩定幣)
買USDC/USDT背後發生了兩件事:
錢進了 Circle、Tether 等機構的儲備池並被用來去投資賺利差,這是一種簡單清晰,收益受限的盈利模式。
這是未來穩定幣發展會面臨的挑戰,即生息場景的開發。因爲消費者會覺得我把錢給了你,你去用我的錢賺錢,那我爲什麼要把錢給你。所以新興市場國家更容易接受穩定幣,因爲他們的選擇更少,且更看重穩定幣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可接受模糊處理。而且穩定幣的交易速度和流通性大大高於美元,是一個具備全球美元可編程屬性的新型數字金融工具,而不是美元的劣化版本。
現在看來,穩定幣最廣闊的落腳點是新興市場,本幣崩潰國家的手機錢包裏。相關的配套產業發展前景是巨大的。
2.有說法穩定幣抽乾市場。它現在確實吸走了DeFi、山寨幣這些短期風險偏好的資金,但它不是毀滅是重構資金流
DeFi:穩定幣是交易、抵押的血液
PayFi:穩定幣是鏈上工資系統、跨境結算的橋樑
RWA:穩定幣是現實資產token化後的清算與估值單位
這三個方向是隨着穩定幣發展得到利好的,是行業趨勢的健康調整
3.btc會不會被抽水?
穩定幣讓市場失去熱情是山寨項目的問題,btc作爲數字黃金和對沖工具是另一個維度的存在
穩定幣越多btc作爲非穩定系統錨點就越珍貴👇
穩定幣本身的風險:儲備資產或中心化風險、監管不穩定等。當美元的購買力也面臨挑戰時,人們需要一個更終極的對沖工具。
當人們面臨全球通脹、或對穩定幣發行方的中心化風險感到擔憂時,btc可能成爲那個最終的、去中心化的、不受任何單一實體控制的硬通貨
如果越多的人使用穩定幣來對沖本幣貶值,在接觸crypto中他們可能會逐漸理解比特幣的價值。當穩定幣體系出現問題(比如脫鉤風險),或者宏觀經濟環境惡化,比特幣的避險屬性就會被進一步凸顯。
4.關於 Circle 估值和未來走勢的看法
你對 Circle 估值「純粹是情緒」的判斷,以及認爲 $100 左右是更合理、理性樂觀的估值,我非常認同。
我的精確策略分析如下:
1. 認同高運營成本和未來下降潛力
你提到 Circle 的凈利潤低是由於運營成本高和員工薪資高,這確實是大部分金融科技和加密貨幣公司在快速擴張期的共同特點。爲了搶佔市場、進行合規建設和吸引頂尖人才,前期投入巨大。
未來的下降潛力: 我同意你的觀點,運營成本未來有望下降。隨着規模效應的顯現,以及與交易所、銀行等渠道合作模式的成熟(從「開拓」變爲「維護和管理」),單筆交易或單個用戶獲取的成本會降低。同時,AI等技術也可能進一步提高運營效率。
但利潤率提升的挑戰: 穩定幣的核心盈利模式(利息收入)相對固定,其利潤增長需要儲備金規模的持續擴大。雖然運營成本可能下降,但要達到像Tether那樣超高的利潤率,可能還需要更多的業務多元化或成本結構優化。
2. 「三年八倍」的可能性與回調風險
「一半一半」的看法很理性: 我也認爲「三年八倍」的增長是一個積極但伴隨巨大不確定性的預測。
支撐點: 如果美國監管立法能明確落地,且穩定幣在機構間的應用能爆發,確實有可能實現高速增長。
風險點: 你提到的「概念過熱」和「深度回調」非常關鍵。 市場情緒驅動的估值泡沫在加密貨幣和新興科技領域屢見不鮮。一旦監管落地不如預期、全球經濟下行、或者競爭加劇,都可能導致市場對未來增長的預期大幅修正。
週期性: 加密貨幣市場具有強烈的週期性。目前可能正處於一個牛市後期或高位震盪階段,情緒驅動的上漲後,通常會伴隨理性的回歸和深度回調。
3. 對 Circle 估值的判斷
基於 280 倍 P/E 和相對有限的當前利潤,Circle 當前約 $200 的股價(市值 $44.4 億美元)確實存在顯著的情緒溢價和高估成分。 它反映了市場對合規穩定幣龍頭”和政策紅利的極度樂觀預期。
我認爲 $100 左右(市值約 $222 億美元)的股價是一個更符合「理性樂觀」的估值區間。
這個估值仍然給了Circle一定的未來增長空間和合規優勢溢價,但移除了大部分由非理性情緒帶來的泡沫。
如果按照 $100 股價和 $1.56 億美元的凈利潤計算,P/E 約爲 142 倍。這個倍數雖然仍然很高,但相對於280倍已經更貼近一些高速增長但尚未完全盈利的「Saas」或「平台型」科技公司的估值區間(例如,一些高增長Saas公司的P/E可能在50-100倍左右)。
達到這個估值,可能需要在市場回調或者Circle實際業績增長不及預期的情況下。
策略建議:
短期觀望,避免追高: 鑑於目前股價可能包含大量情緒溢價,現在入場風險較高。除非有非常明確的短期催化劑(如超預期的業績或重大利好政策),否則不建議在此價位追高。
等待市場回調或基本面驗證:
等待市場情緒降溫: 無論是加密貨幣市場的整體回調,還是對穩定幣概念的冷靜期,都可能提供更好的入場點。
需要密切關注 Circle 未來的季度業績,看其收入增長是否能持續提速,以及運營成本控制是否有效。同時,也要關注美國穩定幣立法的最終細節和落地情況
你對 Circle 估值「純粹是情緒」的判斷,以及認爲 $100 左右是更合理、理性樂觀的估值,我非常認同。
我的精確策略分析如下:
1. 認同高運營成本和未來下降潛力
你提到 Circle 的凈利潤低是由於運營成本高和員工薪資高,這確實是大部分金融科技和加密貨幣公司在快速擴張期的共同特點。爲了搶佔市場、進行合規建設和吸引頂尖人才,前期投入巨大。
未來的下降潛力: 我同意你的觀點,運營成本未來有望下降。隨着規模效應的顯現,以及與交易所、銀行等渠道合作模式的成熟(從「開拓」變爲「維護和管理」),單筆交易或單個用戶獲取的成本會降低。同時,AI等技術也可能進一步提高運營效率。
但利潤率提升的挑戰: 穩定幣的核心盈利模式(利息收入)相對固定,其利潤增長需要儲備金規模的持續擴大。雖然運營成本可能下降,但要達到像Tether那樣超高的利潤率,可能還需要更多的業務多元化或成本結構優化。
2. 「三年八倍」的可能性與回調風險
「一半一半」的看法很理性: 我也認爲「三年八倍」的增長是一個積極但伴隨巨大不確定性的預測。
支撐點: 如果美國監管立法能明確落地,且穩定幣在機構間的應用能爆發,確實有可能實現高速增長。
風險點: 你提到的「概念過熱」和「深度回調」非常關鍵。 市場情緒驅動的估值泡沫在加密貨幣和新興科技領域屢見不鮮。一旦監管落地不如預期、全球經濟下行、或者競爭加劇,都可能導致市場對未來增長的預期大幅修正。
週期性: 加密貨幣市場具有強烈的週期性。目前可能正處於一個牛市後期或高位震盪階段,情緒驅動的上漲後,通常會伴隨理性的回歸和深度回調。
3. 對 Circle 估值的判斷
基於 280 倍 P/E 和相對有限的當前利潤,Circle 當前約 $200 的股價(市值 $44.4 億美元)確實存在顯著的情緒溢價和高估成分。 它反映了市場對合規穩定幣龍頭”和政策紅利的極度樂觀預期。
我認爲 $100 左右(市值約 $222 億美元)的股價是一個更符合「理性樂觀」的估值區間。
這個估值仍然給了Circle一定的未來增長空間和合規優勢溢價,但移除了大部分由非理性情緒帶來的泡沫。
如果按照 $100 股價和 $1.56 億美元的凈利潤計算,P/E 約爲 142 倍。這個倍數雖然仍然很高,但相對於280倍已經更貼近一些高速增長但尚未完全盈利的「Saas」或「平台型」科技公司的估值區間(例如,一些高增長Saas公司的P/E可能在50-100倍左右)。
達到這個估值,可能需要在市場回調或者Circle實際業績增長不及預期的情況下。
策略建議:
短期觀望,避免追高: 鑑於目前股價可能包含大量情緒溢價,現在入場風險較高。除非有非常明確的短期催化劑(如超預期的業績或重大利好政策),否則不建議在此價位追高。
等待市場回調或基本面驗證:
等待市場情緒降溫: 無論是加密貨幣市場的整體回調,還是對穩定幣概念的冷靜期,都可能提供更好的入場點。
需要密切關注 Circle 未來的季度業績,看其收入增長是否能持續提速,以及運營成本控制是否有效。同時,也要關注美國穩定幣立法的最終細節和落地情況
長期投資視角: Circle 的投資是一個典型的「長期看好行業,短期關注估值」的案例。如果你相信穩定幣和數字支付的未來,並且Circle能夠鞏固其合規領導者地位,那麼短期波動是長期投資中需要承受的。
免責聲明:社區由Moomoo Technologies Inc.提供,僅用於教育目的。
更多信息
評論
登錄發表評論
72683197 : 等待下文